在第六届“中国青田石雕文化节”即将举办之际,浙江省青田县石雕产业保护和发展局和青田县石雕行业协会联合开展了“捐石雕建育才基金网络公益拍卖”活动。截至目前,已征集到150余件作品,其中不乏一些巧夺天工的精品石雕。
开始阅读青田的闻名遐迩,除了因为它是出了名的侨乡,还得益于那一块块温润如玉、色彩斑斓的青田石。青田石质地细腻,花纹奇特,品类繁多,是国内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而青田石雕则以“千金寸璧”闻名于世。
近年来,青田县委、县政府把石文化产业作为第一特色产业培育。经过多年精心培育,目前,青田县注册石雕生产经营单位850多家,其中石雕企业17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0家,亿元以上企业6家,县外专业经营青田石雕商铺达300多家。
据青田县石雕产业保护和发展局局长朱荣欢介绍,此次活动发动了全石雕行业从业者积极捐赠作品,不限品种、不限价格,主要以石雕、印章、手把件等为主,原则上以适合网络拍卖“小而精”的作品为主。活动一经启动,就获得了诸多青田石雕艺人们的大力支持和踊跃捐献。
“石雕捐出去了还可以再做,但是人才缺乏,整个石雕产业无法得到长足发展。”听说这个消息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留大伟率先捐出了自己的作品《天长地久》。 据了解,该作品采用最纯正的青田封门石,在精心雕刻之下,呈现出了多条栩栩如生的长瓜,瓜形长而饱满,线条优美;瓜叶薄如蝉翼,藤蔓交错,逼真精细。 此次捐出了心头所好,留大伟认为是“物尽其用”。这位出生于青田当地普通农村的石雕大师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一份纯真的情怀,“石雕是一辈接着一辈世代传承下来的,我学艺之初,曾得到了前辈不少指点和照拂,而我现在作为前辈,理应也要帮扶后辈,推动石 雕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一个人有才并不稀奇,有才又有德才令人折服。德艺双馨,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考验人。”同样地,在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徐永泽看来,培养人才,壮大队伍,是自己不可推却的责任 。 为了带动更多的人捐献作品,此次,徐永泽特地捐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寻音》。徐永泽表示,该作品是他在评选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时现场创作的,主体以海螺为背景,上端雕以金鱼水草,工致精细,下方以作卷卷浪花,翻腾有势。金鱼是其中一大亮点,身形尾柄粗壮,自然伸展,各鳍完整对称,即不低垂亦无上翘,游姿之态平衡安谧,稳重高雅。
1984年,林明出生于一个石雕艺人世家,父亲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观博。从16岁起,林明就和其他同龄人一起跟随父亲学艺。幼年从艺条件艰苦,给林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幸现在政府已经越来越关注到了这一点,从物质和人文方面都在给予关怀,助推青田石雕技艺的传承。”在林明看来,传承这篇大文章,需要每个人添墨加彩,而自己身为行业内的一员,自然不能缺席。 此次,林明捐出了作品《锦绣河山》。该作品用上乘易刻微冻的青田石料雕刻而成,采用高浅浮雕与镂雕相结合等技法,极具层次及空间感,远远望去,展现出一派远山层叠烟波飘渺,千山松茂祥云萦绕,大河涛涛气象万千之景。
据悉,在10月21日至26日石雕节举办期间,青田将专门开设网络公益拍卖周,150余件捐赠作品将在专业网络拍卖平台、行业微信拍卖群分批次分平台推出,届时将有数千人共同进行拍卖。而拍卖所得资金将设立青田石雕育才基金,由青田县石雕行业协会负责管理,专项用于行业人才培育工作,接受全行业的监督。(乐静 奚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