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乡村新事丨央媒浙一周

8月17日至23日,浙江哪些经验、成果、智慧,以及新探索、新做法、新热点引发央媒关注?他们视角下的浙江是怎样的?

阅读全文
         编辑: 马江
新华每日电讯丨干部不会啃“硬骨头”就建不了美丽乡村

今年春夏,记者四赴衢州调研,耳闻目睹了一个个村庄由“乱”到“治”、由陋到新、由脏到美的华丽嬗变,并为干群之间一个个苦乐悲欢、爱恨进退的故事所感动。

新华网丨“梧桐树”上凤凰栖——记嘉兴领军人才的创业创新故事

陈贵才、金浩、赵璐、许军普、章利球……这些普通的名字背后代表着“行业标准”“专利发明”等“高精尖”名词,他们是所在行业的领军人才,是创业创新浪潮中的“金凤凰”。他们有一棵树共同栖息的“梧桐树”,名“禾城”嘉兴。

新华网丨从“打架村”到“盆景村”——记浙江三门前郭村乡村振兴故事

房前屋后是小小盆景,家家户户是美丽庭院,“腰包”里面是张张钞票。“仓廪实而知礼节”,浙江三门有个村曾因打架出名,今以盆景远扬。

光明日报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湖州探索

2018年8月,自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安吉县被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县,吴兴区被列为浙江省试点区以来,湖州市文明实践注重与志愿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

中新社丨“小吃经济”遍地开花 多地政府构筑富明“大产业”

据《浙江省农家特色小吃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显示,到2020年底,浙江将重点挖掘、培育、提升100个代表性农家特色小吃;培育农家特色小吃产业生产经营主体5万个、从业人员50万人,年销售额突破500亿元。

农民日报丨浙江温岭:水稻喝上“自来水”

最近,在浙江省温岭市农村的田头地角,大家都在传播着这样一件新鲜事,水稻田装上了“水龙头”,喝上了“自来水”,农业用水随“时”随“地”灌溉,不仅减轻了农民种粮的负担,还大大促进了农作物的增产提效。

农民日报丨浙江金华推行农业“标准地”制度

“标准地”是工业投资领域的惯用名词,继去年浙江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这一用地制度改革后,今年,浙江金华又独领风骚,将该项改革引入农业领域,推出了农业“标准地”制度。目前,金华已明确首批88个项目,新增3.56万亩“标准地”,运行初期效果明显。(郑梦雯参与编辑)

浙江乡村新事丨央媒浙一周

8月17日至8月23日,浙江哪些经验、成果、智慧,以及新探索、新做法、新热点引发央媒关注?他们视角下的浙江是怎样的?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