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何玲玲
2002年12月28日,对4700万浙江人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随着杭金衢、金丽高速公路在这一天通车,倍受关注的浙江“四小时交通圈”终于正式“画”完。
“四小时交通圈”的建成,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发展,同时也真真切切地改变着浙江人的生活。
这一天,揭开了一个新的序幕,浙江人就此冲进全面高速时代。
(小标题)举全省之力 力破公路交通“瓶颈”
已有25年驾龄的杭州长运集团老驾驶员李师傅,多年来一直往返于杭州和温岭之间。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浙江尚未有整条的高速公路,车流的大量增加使道路不堪重负,堵车,成为这一时期令司机们印象最深刻的感受。1995年秋天,老李从杭州开车去温岭,在临海至黄岩路段,由于道路施工,32公里长的路面堵满了车子,结果这一趟原本只要8个小时的路程足足走了24个小时才到达。堵车带来的烦躁、饥饿、疲倦,使老李在事隔7年后仍然记忆犹新。
2000年底上三高速开通。对奔波在杭州至温岭间的李师傅来说,无疑是件大喜事,杭州至温岭的行车时间,从原来的七八个小时缩短到4个小时,路况好了,开起车来既轻松又安全。
与李师傅一样,千百万浙江人切身感受了高速公路修建前后的巨大变化,见证了近年来浙江省高速公路的变迁。
“汽车跳,浙江到”曾是浙江公路交通的真实写照。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加,浙江更是出现了“大堵车、大堵航”现象,从杭州到温州约400公里,天蒙蒙亮就发车,天黑了车还没有到,可以说是家常便饭。由于经常堵车,为免去途中找厕所的尴尬,许多人甚至连水都不敢喝。
交通的落后,给百姓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更严重阻碍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突破这一“瓶颈”,从1996年起,浙江开始组织实施“三八双千”工程,即用3年时间,全线拓宽省内主要干线1000公里,形成杭州向各市辐射的一级或二级加宽路网;同时用8年时间,建成1000公里高速公路,形成杭州向各市辐射的高速路网。
然而,在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的浙江建造高速公路,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十分困难。
但坚忍不拔的浙江人知难而上。他们穿山凿洞,四处筹资,并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为了保证“四小时交通圈”按时开花结果,浙江省在交通资金投入上年年上“档次”。有资料显示,浙江省交通建设投资自1998年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43亿元以来,逐年增加,2000年为160亿元,2001年达到168亿元,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三位。
浙江省交通厅厅长郭学焕将浙江多年来交通建设资金不断“加码”的原因,归结为是有了一个好的机制。“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引进外资”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加上省、市、县共建和分别建的建设体制的实施,让浙江交通资金的筹集如“百川归海”。浙江省交通厅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浙江已批准的“四自工程”(经浙江省政府批准,以地方政府为主,自行贷款、自行建设、自行收费、自行还款的工程项目)约200项,至2000年年底已完成123项,完成投资200多亿元,改建公路2550公里,约占全省现有二级以上等级公路的48%。“九五”期间,浙江全社会交通建设完成总投资达600亿元,是“八五”时期的4倍。“源源不断”的资金输入让浙江“四小时交通圈”的建设没有了后顾之忧。
就这样,高速公里在浙江人历经“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山万水”中一点一点延伸:
----1992年,杭州钱江二桥及连接线7公里高速公路建成,实现浙江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1996年,杭甬高速公路通车,全长145公里。
----2000年年底,上三线等5条高速公路建成,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27公里。
----2002年底,全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达1307公里,实现全省四小时交通圈。
浙江高速公路建设终于冲出了重重大山的包围后来居上,跃居全国前列。
(小标题)高速公路成了“黄金线”
“饮西湖龙井,尝温州海鲜,喝绍兴老酒,吃嘉兴粽子,看宁波海港……”,随着浙江“四小时交通圈”的建成,享受这些人间美事已变的稀松平常。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不仅使城乡居民出门更为方便,而且还能对地方经济的增长形成长期支撑,显著提高浙江旅游线路的含金量和经济扩展空间,为发展浙江经济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
----旅游“含金量”提高
随着“四小时交通圈”的建成,全省境内皆成短线。
交通改善,给许多老景点带来新生命。以奉化溪口为例,沪杭甬高速开通前,从杭州到宁波要5个小时,上海到宁波需要八九个小时,交通不便使溪口客流量一直徘徊不前,每年仅40万人次。高速公路开通后的第二年,溪口的年客流量涨至80万人次。
交通的改善,将促使浙江旅游的热点转换。一直以来,浙江短线旅游集中在杭州、绍兴、宁波等浙东、浙北地区,浙中、浙南地区一直热不起来,重要原因就是交通不便。浙南地区有不少风景深藏山中,金华有远近闻名的双龙洞,丽水有瓯江最美丽的一段,温州有迷人的雁荡山风景。10月底甬台温高速乐清段建成通车后,原先一些旅游冷线骤然变热。温州的旅游部门纷纷开辟温州至新昌、天台国清寺、横店、绍兴等新线。通车仅20天,各旅行社的出团人数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一倍,外来游客也令当地旅行社喜上眉梢,这些团队9成以上为高速沿线旅游。有关专家预测,高速网建成后,浙江中南地区必将从原先旅游的温冷地区转为热点地区。
有人因此这样形象地比喻:高速公路让旅游伸长了手臂。
----土地含金量增加
对高速公路经过的沿线城区来说,高速公路成了城市开发的推动剂。据了解,在乍嘉苏高速公路建设前,嘉兴王家泾的土地标价仅4万元一亩,而乍嘉苏高速浙江段一通,地价飙升到了40万元一亩。位于甬台温高速的瑞安罗凤,高速建设前后的地价比是1∶15,如今那里的地价已升至每亩75万元。在杭金衢高速经过的金华城郊,三年内房价已从800元/平方米上升至1600元/平方米。
----新兴产业的长廊,招商引资的黄金沿线
高速公路建成带来投资环境的改善,同时交通方便还能带来企业运输成本的降低,这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在沪杭甬、上三等高速公路沿线,以高速公路为纽带的新型产业带正在崛起。杭甬高速沿线的萧山、绍兴、上虞、余姚、鄞州区(原鄞县)已全部成为全国百强县,目前仍然是浙江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沪杭甬高速公路途径的嘉兴、杭州、绍兴、宁波4市引进外资总额已占全省的90%。
----城市化水平因此加快
在公路经过的原来一些相对封闭落后的自然村,高速公路的建设,使那里的村民一跃进入了现代化新农村的生活。
常山县五里乡的41户人家,原来住在海拔200多米高的旗峰山上,生活仅能温饱,高速公路的征地拆迁让这些人家全部住进了三层小洋房。
当地的一位官员说,高速公路至少使这些村镇的规划提前了10年。
这样的例子在浙江经济欠发达地区数不胜数。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显著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也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高速公路还带来人们观念的改变,交通快捷,使原来封闭的山村也能和外界顺畅地交流,使人们思想解放、视野开阔,反过来又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地上跑得快,飞机掉了价
高速公路的修建,改变了以往的交通格局。由于有高速公路作依托,杭温快客班车在2002年底起增加了发车密度,班次接近公交车。杭温飞机为争取客源,温州至杭州的机票在高速开通半个月后进行了两次大幅度降价,杭州至温州机票也降到了150元,叫出了“地面的价格,空中的速度”的促销口号,杭温线几乎成了全国最低票价的航线。普通百姓也因此受到实惠。
……
就这样,浙江的经济发展,因“四小时交通圈”的建成而如虎添翼;浙江百姓的生活,也因“四小时交通圈”的建成而愈加精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