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在:西湖南线专题 > 新华网南线直击
 
融合现代与古朴再现南宋风格 杭州雷峰塔初展新姿

  新华网浙江频道9月30日电 (记者 张乐) 卸去繁杂的手脚架,除去一层层严实的建筑纱网,承载着众多期盼目光的雷峰新塔终于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在倒塌78年之后首次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目前。

  经过10个月的紧张建设,杭州西湖雷峰塔目前已圆满完成了塔身的外部建设和装修工作,顺利进入塔内装修和景区整治阶段。

  外观再现南宋风格

  站在夕照山下,尽管整个雷峰塔景区还是一片工地的模样,但雷峰塔的完整外形已能一览无余。第一次露出“庐山真面目”的新塔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和设计,保留了旧塔被烧毁之前的楼阁式结构,秀美而别具特色。

  新建的雷峰塔就选址在遗址之上,完全按照原来的模样和大小建造。作为集遗址文物保护罩与塔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建筑,它的总高度为71.679米,共由台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专门为保护遗址而建的塔基呈平面八角形,建筑面积3133平方米,外饰汉白玉石栏杆。塔基总挑高9.7米,分上下两层,将遗址完完整整地保护了起来。

  塔身的设计沿袭了雷峰塔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高45.809米,共分5层,保留了宋塔的贯有风格。塔身对径为28米,边长为11米,周长为88米。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下挂铜风铃,风姿优美,古色古韵。同时二至五层还有外挑平座可供观景。

  用于装饰的塔刹高16.10米,塔顶采用贴金工艺。它的外形取材于去年雷峰塔地宫中出土的银质金涂塔的顶部五重相轮,远处望去,金碧辉煌,透出一种佛塔的庄严之气。

  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它与北山的保(亻右加叔)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美景。1924年雷峰塔倒塌之后,南山之景日颓。不仅“雷峰夕照”成了空名,而且“南山之景全虚”。

  尽管现在登临塔顶还需要头带安全帽,穿越钢筋水泥艰难地拾级而上,但站在五层的外观平座上,西湖美景已能尽收眼底。作为西湖南线的制高点,极目四眺,碧波荡漾的西湖,秀美端庄的汪庄,初见轮廓的南线新景点,绿意葱茏的湖心三岛一览无余。

  站在西湖东岸的湖滨路远眺,南线夕照山上,刚卸除脚手架的雷峰塔敦厚典雅,北线宝石山上,同属五代时期风格的保(亻右加叔)塔纤细俊俏,两座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失衡78年之久的西湖山色再次找回了往日的和谐与平衡。

  现代工艺得到运用

  雷峰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企业部的周建焕经理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拔地而起的新塔:“工艺是现代的,外观是古朴的”。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如果我们还是用传统的建筑方法来修建雷峰塔,显然是不可取的。” 周建焕是这个庞大工程的授权新闻发言人。他说,所有的人都希望耗巨资建设的雷峰塔能够永久地屹立在西湖的南岸,不再重蹈雷峰塔被烧毁和倒塌的覆辙。

  建于五代吴越王钱(亻右加叔)时期的雷峰塔采用的是青砖塔身,外包木制廊檐。这种建筑方式在现在看来不仅占用了巨大的空间,而且不够牢固,时间一长极易倒塌,或者毁于雷电战火。事实上,雷峰塔正是先后遭受了雷击、战火和挖砖的重创之后才轰然倒塌的。为此,在竭力保持雷峰塔原有古朴宋代风格的同时,他们在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现代建筑和设计工艺,以使新塔能够更牢固、更实用和更美观。

  新塔的内部承重结构采用了最先进的钢结构,不仅牢固,而且非常节省空间,充分体现了现代的功能要求。为了留给游客最大范围的塔内活动空间,设计单位还将楼梯由原塔的一座环绕式楼梯改成了两座折叠式楼梯,既节省了空间,又满足广大游客登高俯瞰西湖全景的心愿。考虑到将来旅游的需要,新塔的每层不仅安装了双回路的电源、消防设施、通风口,设计了伸向雷峰塔地宫遗址的摄像探头,还预留了空调的管线。

  当然,这些钢架结构和管线最终会被很好地隐藏在古色古香的吊顶、天宫、藻井和飞檐之中,留给人们一个完整的、古朴的雷峰古塔形象。

  将现代的铜装饰工艺运用于塔身,也是雷峰塔重建过程中的一个创新之举。目前,雷峰塔已装修完毕的瓦片、斗拱和装饰柱采用的均是现代的铜雕工艺。工作人员介绍说,铜质建筑材料的防雷、防静电、防腐蚀、防台风等技术目前已十分成熟,世界各地许多建筑都使用铜瓦等作为现代建筑用材,但如此大规模地运用于古建筑的多个部位,还是第一次。

  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的完美融合使整座塔远看能秉承中国传统建筑特色;近看能欣赏到现代最精美的工艺。据了解,建造这座雷峰塔所需花费的铜原料大约需要250吨,仅这一项的花费就需要2000万元。而整个雷峰塔景区的造价大约是1.5亿元。

  建筑设计几易其稿

  由于雷峰塔特殊的文化、历史、宗教、旅游背景,因此它的重建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雷峰塔倒塌以后,当时社会各界就有重建呼吁;近20年间,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历届人代会和政协会议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均有议案、提案提出,要求重建雷峰塔,但一直未付诸实施。直到1999年10月,浙江省和杭州市有关方面联合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重建雷峰塔工作才真正启动。

  1999年12月,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园林设计院等六家研究设计单位应邀参与雷峰塔重建方案的设计,并提交了10套设计方案。经过来自全国的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括朱光亚、刘哲文、杨鸿勋在内的29位建筑、文物、规划、园林、旅游等七个方面的专家的评审,以及杭州社会各界的评议,清华大学的方案最终中选。

  尽管如此,设计方案也不是就这样一锤定音了。周建焕经理近三年来见证了从方案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他介绍说,雷峰塔确切高度的数据已无从可考,为了尊重历史和获得最佳的景观效果,筹建处不仅请了三位专家根据现有的资料对高度进行反复的测算,还在首层开工前专门施放了高度分别为40米、50米和60米的三个汽球,派人到各个角度去观看和感受高度效果。

  保护遗址是重建雷峰塔的第一初衷。为了保护地宫发掘时新发现的雷峰塔地下遗址,他们再次更改设计方案,将起保护罩作用的台基面积进行了再扩大。在施工过程中,人们发现地下全部是岩石质地,为了使塔基更坚固,在专家的建议和重新设计下,雷峰塔的桩基由原来设计的8根增加到了58根。

  “建筑过程中所做的一些小改动更是不计其数”,周建焕说,“即使如此,我们依然十分慎重。每一个方案的提出,每一个设计的改动均经过专家组的反复推敲和讨论。”无怪乎雷峰新塔方案的总设计师,清华大学著名古建筑家郭黛(垣去土加女)说:“雷峰塔不是我一个人设计的,它是集体智慧和意见的结晶。”

  细节设计别具匠心

  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筹建部门不仅严把建筑质量,多次修改设计稿,而且在一些细节的设计上也别具匠心。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文物,重建的雷峰塔专门设计了一个两层的台基,将塔的第一层抬高到了9.4米,对雷峰塔遗址进行架空保护,使之免受日晒雨淋之苦。雷峰塔建成开放之后,为了避免氧化和人为的破坏,遗址上将加设玻璃罩。为了使游客能够全面地看到遗址全景,台基的顶层,也就是塔身底层的大多数位置将被设计成透明的。人们可以在台基层的玻璃罩周围观看遗址,也可以站在塔身底层俯瞰遗址全貌。此外,伸向地宫的摄像探头也使人们能一睹神秘地宫的模样。

  登塔对于大多数残疾人,特别是下肢残疾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新建的雷峰塔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为方便他们的出入设计了专门的入口和通道。届时,残疾人前来参观不仅无需排队,而且还可以通过塔外的电梯从台基的底层直接到达塔身,十分方便。

  雷峰塔铜瓦的设计也别具匠心。瓦片为青铜色,和陶瓦的形状、颜色别无二致。但奥妙的是,这些铜瓦不像传统的陶瓦和琉璃瓦那样片与片之间相互独立,而是通过螺丝互相吃紧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解决了传统瓦片易破碎和易掉落的难题。此外,通过整体工艺技术,设计人员还将用于装饰屋脊的小灯泡与瓦片设计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使整个雷峰塔的外部装修更为简单易行。

  雷峰塔外墙的铜质斗拱和装饰柱也是采用紧箍件的方式加固的,采用富贵闪光的红色,上绘老黄铜色菊花图案,在外形和制式上与过去的木质斗拱一致,但比木制品的色彩更漂亮鲜艳,保存期限也更长。一些不易被察觉的细微之处,设计者们也没有放过。公司企业部的小张介绍说,即使是屋檐上、铜柱上和飞檐角的铜铃雕刻和勾画的花纹也不那么简单,每一个纹样均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最原汁原味地体现了北宋初年中国古建筑的风格。

  雷峰塔历经千年形成了深厚的人文积淀,有经典的佛教文化,又有吴越文化,诗词文化,更有广为传颂的《白蛇传》爱情故事。在塔内装修和修饰完成之后,杭州市园文局、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雷峰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部门将依托这些历史文化灵魂,在新塔的各层布置制作一些精美、格调高雅的文化陈设,并将在景区内建设包括夕照亭、雷峰塔文物陈列馆等配套设施供游人参观凭吊。

  工作人员预计:按照现在的建设进程,新建成的雷峰塔有望在今年9月25日,也就是雷峰塔倒塌78周年的纪念日正式落成。(新华社记者 张乐)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