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9月26日电 今天上午,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柴松岳亲笔提名的三门“连心塘”,狮子翩舞,鼓乐声声,彩旗飘飘,三门县数千名干部群众和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领导一起,隆重纪念战胜9711号台风五周年暨标准海塘建设庆功大会。
5年前的8月18日,三门县遭受百年不遇的9711号台风正面袭击,该县147公里一线海塘坝全线倒塌,决口1022处,长度55.8公里,16个乡镇509个行政村有320个村庄成灾,4万多农户家庭浸泡在汪洋之中,受灾人口达28万人,有8万人被洪水围困4天3夜,97人不幸遇难,17万亩农作物和5万亩围塘养殖绝收,直接经济损失22.19亿元。原国家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慰问考察三门灾情后说:“9711号台风,损失最重的是浙江,浙江最重的是台州,台州又以三门最重。”
台灾过后,40万三门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重灾面前不气馁,以高昂的斗志,积极投入到灾后生产自救中去。尤其是沿海10个乡镇的数10万灾民,他们一边吃着每人每天0.5公斤的国家救灾粮,一边义务参加修塘堵缺,重建美丽家园。
海塘不牢,家园难保。经受台灾惨痛教训的三门百姓,首先激发出了要求建设高标准海塘的强烈愿望。1997年10月28日,全省标准海塘现场会在三门召开,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千里海塘,保千万生灵”的号召,再次掀起了群众性建设高标准海塘的热潮。
海塘建设,真正的英雄当属人民群众。三门40万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万众一心,肩挑背扛,战天斗地,他们用超乎寻常的艰辛和钢铁般的意志,修筑起一条海上长堤。据悉,该县最多的一天出工人数达7万多人。柴省长曾四上三门标准海塘建设现场,称赞“三门是经济上的小弟弟,精神上的大哥哥”。据统计,到去年底,三门已建成标准塘86公里,加上今年在建的19公里,全县标准海塘长度是全省的十分之一。
随着高标准海塘的建成,三门经济步入了快车道,经济连续58个月保持快速增长,GDP从1997年的14.1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24.9亿元,年均增长17.2%;财政总收入从6698万元增长到2.4亿元,平均增长37.9%。今年1-8月份,财政总收入超过了2亿元。最近过境的16号台风“森拉克”也是台风、暴雨、大潮“三碰头”,全县标坝安然无恙。(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