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6月11日电 在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浙江的干部群众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这几年,总结浙江经验、提炼浙江精神、建设文化大省,为浙江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到浙江各地走走看看,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学校盖得漂亮,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和文化广场建得气派。仅仅几年时间,浙江在文化设施上面的投资,已经超过了建国以来的投资总和。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心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浙江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渐入佳境。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走出了一条富有浙江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当不少地方守着资源没事干时,浙江人却能无中生有,在市场上做出大产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资源小省何以在较短时间里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引来不少人分析、研究。这不仅仅是政策、体制原因。浙江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农商皆本"、"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更有带着鲜明时代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浙江精神"。这种文化"基因",一遇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推动浙江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蓬勃发展。
浙江的广大干部群众研究浙江文化,目光投射得更远。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浙江要主动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始终站在最前列,就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加快经济发展,一定要加快文化发展。
2000年底,浙江省委通过的今后20年《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根据这个《纲要》,浙江将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文化发展格局、文化创新机制和文化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无愧于经济强省的"文化大省"。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明确提出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科学理论在浙江的实践也不断深化。从"敢为人先"现象研究,到"温州模式"的宏扬光大;从"浙江人文优势"的发挥,到对"浙江文化作用"的再讨论;从"浙江经验"的总结推广,到不断赋予"浙江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从"三个代表"的实践,到建设文化大省战略决策的确定,还有公民道德规范教育、文明创建、打造信用浙江等等。认识的深化推动实践的深入。
树立大文化观念,开创大文化格局,以发展科技教育为基础,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浙江开始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发展新路。旅游集团、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组建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眼下,以产业集团为骨干,各类中小型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群正在各地加快形成。传媒业、旅游业、演艺业、美术业、会展业、体育产业成为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浙江戏剧、浙版图书、浙派影视、文学浙军齐头并进,一大批文化产业经营人才也脱颖而出,文化事业呈现空前的繁荣。文化与企业结合、与传媒结合、与IT业结合,生机勃勃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正呼之欲出。繁荣文化,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历史。浙江提出,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经济工作要更多地发挥文化的作用,增加文化的含量;文化工作要更多地考虑经济的因素,运用经济的手段。
今年五月上旬在杭州召开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再次统一了思想。会议鲜明地提出:先进文化,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和不竭动力。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并在质的提高的基础上,实现量的新扩张。要引入竞争机制,改革文化体制,激发内在活力;用强大的物质基础支持文化建设,用改革的思路推进文化创新,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促进文化发展。
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神形兼备,才是现代化的根本含义。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浙江文化建设的新成果一定会推动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取得更令人瞩目成就。(据《浙江卫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