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6月20日电 吴山商圈说了好几年,一直热不起来。以前就有人将延安路比作一根扁担,武林广场和吴山广场各执一端。现在这简直就成了一副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头冷。不幸的是,前不久,曾执此商圈牛耳的涌金广场又悄然关了门,再放眼周边几家新近拔地而起的商厦,更是寂寞无主开。这令业界对这一带商气人脉的议论更是甚嚣尘上。
南傍吴山,西临西湖,东接城站,就是这样一块黄金宝地,可偏偏这里的人气能淡出鸟来,商家大跌眼镜不说,就连消费者都连呼看不懂。此情此景,若是胡雪岩老先生九泉有知,也只能扼腕长叹。
黄金地段何以出不了黄金效益?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商铺投资者过于分散,整个商场没有统一的经营理念,缺乏一个能够吸引顾客的卖点。从经营上来说,这当然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但这绝不是问题的全部。
其实,对于商家来说,商铺地段黄金不黄金,并无先天之别。如果它能产出金子,哪怕它在天涯海角,也是黄金地段;要是赚不了钱,再是“黄金地段”,也终究是白搭。
吴山商圈的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个“黄金地段”上。正因为它在很多人眼里是“黄金地段”,到了商家这里就成了一块“鸡肋”。
高昂的房价,使开发商过早地预支了本来应该属于零售商业的那部分利润。而商业成本的骤然增加,出现了零售商为房产投资人打工的局面。商业利润首先用来支付高昂的房产成本,一旦难以偿还,就只好关门大吉。
任何商圈要热起来,都有一个过程。商铺成本也应该随着商圈的渐热,而慢慢提高。而吴山商圈一步到位的商铺成本,就使得这一带的商业繁荣举步维艰。去年河坊街商铺拍出的天价,无疑使很多商业高手都望而却步,要在这条街上收回投资成本,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当年四季青、秋涛路一带市场的摊位价格也像今天这么贵,它的市场还能像现在这样红火吗?毫无疑问,四季青、秋涛路的黄金价值,是由所有市场经营户们共同创造的,而从来不是天生的。最初的经营户不仅从中获得了商业利润,还得到了商铺增值的巨大利润空间。
吴山商圈高昂的房产成本,因与其本身的客流量不相称,使得商家无利可图,从而使这一带的商业振兴显得尤为艰难。
好在我们已经看到:政府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这一商圈的重新定位与布局;商铺投资者开始重新确定自己的投资回报,将一部分增值空间返还给经营者;经营者也正在重新审视自身的经营策略……可以期待,新一轮的强启动,必然会使吴山商圈走出目前的困境。(据《钱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