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5月21日电 近来某些地区媒体和开发商热炒轻轨概念时,很“默契”地回避了噪声污染的问题。“轻轨边的住宅要增值。”开发商说得眉开眼笑,消费者听得云里雾里。轻轨通车,近乎一致地认为“利好”,甚至有开发商将开窗能望见轻轨当作项目卖点。
实际上,轻轨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的便利,还有噪音、振动等,其中,对居住而言尤其令人担忧的还由庞大的人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以及乡村居住环境的噪声标准值,白天等效噪声值为55分贝,夜间为45分贝;商业、工业混杂区的等效噪声值为60分贝,夜间为50分贝;城市中交通干线两侧,白天噪声的等效噪声值为70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
医学专家介绍,一般情况下,噪声如果超过50分贝,长时间处在这种环境里,人的神经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噪声平均每提高3分贝,噪声能量就会增强一倍。噪声污染严重,甚至会破坏人体的听觉系统。经常处于噪声困扰之中,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有研究显示,长期在机场、铁道附近生活或者工作的女性怀孕后,婴儿智力低下和畸形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今年北京要开通的13号轻轨线路引起了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广泛关注。据介绍,城市轻轨13号线路全长40.8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共设16座车站。据测算,沿线高峰每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为1.13万人次,列车最小间隔设定为4分钟;到2005年,客流量将增至2万人次,列车最小间隔提至3分钟。从西直门开出,以东直门为终点的这条“U”字型线路,全长40.5公里,影响不可小视。
目前,轻轨13号线沿线两侧密密麻麻分布着数十个房地产项目,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就有6个,“一线通将带来一片福”的评价似乎已经成立。
目前国内虽然没有准确的相关数据,根据上海铁路轨道交通设计院在上海地铁一号线地面段做不同时段的测试,当车速为80公里时,噪声为85-90分贝。根据国外资料来看,在车况相同的条件下,高架轻轨噪声要比地面部分高出3-5个分贝(据介绍,国外轻轨正常运行时速一般低于60公里),国外轻轨发达的城市,明确要求居民区、学校和医院远离轻轨,即使是在轻轨建设方面领先我国若干年的西方发达国家,目前仍没有完全有效的控制措施。
由此看来,轻轨运行的噪音污染明显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根据轻轨的建造规模,北京轻轨的噪声程度应该与上海大致相当。有识之士呼吁,通过增加隔音罩板及种植隔音林的手段治理噪音污染。但至少在目前北京还不太可能成为现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屏障或者采取其它有效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该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穿越城市居民区、文教区的铁路,因铁路机车运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当地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铁路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制定减轻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划。铁路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划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近日有专家指出,轻轨的建设能够促进城市发展,但轻轨边只适合规划工业或者商业用地。对居住在轻轨边的广大市民来说,在享受交通便利的同时,要饱受噪声的巨大干扰,即使有声屏障,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价位上的考虑以及工作距离的远近,轻轨的开通,对离城比较远,价位比较低的项目直接带来利好,特别是对商业类物业的影响比较大,众多的办公楼会对人流的依赖就更强,这样靠近轻轨沿线的写字楼可以促进销售。轻轨的开通,在更大的程度是把一个区域的品质整体地提高了。但对离城区近、靠近轻轨、价位高的项目影响会比较弱。作为负面影响,轻轨作为一种工业文明的产物,必然破坏客观环境。
从国外房地产开发的经验可以看出,轻轨对物业的影响由远到近,由低价位到高价位项目趋于增强。价位越高的项目,越接近轻轨弊越大于利。北京某售价8000元以上项目,因轻轨进入社区,业主认为社区生活品质遭到破坏,有60个客户先后要求退房。
毕竟轻轨开通是必然的,因为更多的居民需要更便利的交通。但这丝毫不会消除其天生同行的噪音对降低周边社区生活品质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轻轨开通带来噪音污染,那么轻轨沿线住宅的增值就算不能断定,其贬值的可能性也已经大大减小了。(据《中国楼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