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5月17日电 去年浙江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36亿元,比前年增长50.4%,高出全国水平25.1百分点。居华东地区首位,全国第四位。房地产投资总量占全省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的28.5%,同比提高3.8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快速增长,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出约1533亿元,为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浙江的房地产业几年来一路高歌猛进,在全国的房地产业中崭露头角,几乎和浙江民企在全国的气势一样,牛气冲天。浙江的房地产业为什么这样牛呢?
首先,浙江的民营企业九十年代来的高速发展,是推动浙江房地产业发展的最有力的轮子。大量的民间资本带动了个人住房消费的飞速发展,个人购房已成为商品房销售的主体,全省商品房销售额35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7%。其中销售给个人的333亿元,同比增长52.8%,个人购房的比重高达93.5%。全省个人购买的商品房占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的94.9%,其中住宅面积占97.1%。可见浙江房地产业和浙江民间资本是拴在一条绳子上的两只蚂蚱。
杭州地产热是浙江民间资金活跃的一个符号。据杭州城调队的统计,今年一季度杭州住宅销售的综合价每平方米高达4749元,市区内房价每平方米7000-8000元已是普通现象。以至于在今年两代会期间,杭州房价过高成为热点话题,代表呼吁限制房价。
浙江民间究竟聚集了多少资金?8300亿,人民银行浙江分行的一项调查揭开了民间资金的面纱。
浙江人民银行的依据是:“九五”期间,浙江省非国有投资完成额5900亿元,民间资金占比为70%。据此推算:“九五”期间浙江省实际形成民间资本只有约4100亿元;其中2000年实际形成民间资本约960亿元。考虑到增速的衰减,预计“十五”期间年递增率会下降到15%左右,据此可推算出“十五”期间民间资本增加额在7400亿元左右。
浙江省GDP增速近年来均达10%多,而居民储蓄的增速均在20%左右。据此,我们简单推定“十五”期间潜在民间资金本年增速为15%左右,以此推算,未来五年浙江省潜在民间资本增量约460亿元。
“十五”期间,浙江省民间资本形成能力约8300亿元左右。这部分资金就是浙江省可调动的民间资本。来自省政府的消息,2000年浙江生产总值6030亿元,占全国6.7%,其中一半以上是私营企业贡献。在浙江年产值超亿的给类“块状经济”达到300多个,全省的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连续十年占据全国第一,存贷款余额常年维持在3500亿。
其次,人们投资理念的改变。中国人的钱袋子向来以“稳重”闻名,有了钱,首选投资对象是银行,安坐高堂吃“绵绵无绝期”利息,在股市兴盛前,这基本上是中国人投资的唯一渠道。当中国股市伴随改革开放的发展汹涌蓬勃之时,股市便成为人们投资的第二条渠道。政府为了把大量存放在银行的民间资本赶向股市,刺激经济的发展,采取了连续降息的策略。1996年6月以来连续7次降息,对启动投资、促进消费、抑制通货紧缩趋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正当人们把钱从银行里大把大把投向股市的时候,股市却于2001年6月底一路狂泻,股市泡沫的破灭给广大中小投资者出了一次大血,同时也破灭了股市淘金者的梦———股民们对股市投资的信心大减。
当银行和股市两条路都越走越窄的情况下,民间资本又挥师北上,投资于实业,购买房产便成了大量私人资本的去向,促使杭州的房价居高不下,也造就了浙江房地产业现在的大红大紫。
众所周知,房地产业和股市一样都是高风险的投资行业,一旦形成泡沫,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房屋的高成本被银行的低利率所掩盖,银行一再降息,使降息的空间极为有限,特低的分期付款利率降低了消费者的债务负担,使他们住上了超过他们购买力的房屋。而一旦经济恢复利率上涨,一方面造成消费者购房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会“激流勇退”,返回银行,这时住宅市场就可能崩溃。其中危险最大的将是高档房地产,如价格超过200万人民币的住宅,从区域来看,主要分布在杭州的环西湖一带的高级别墅。因此,浙江房地产业在“江山一片红”的大好形势之下,时刻警惕房地产泡沫的出现是必要的,以做到防患于未然!(据《浙江日报》/王德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