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普遍简单解读IDC高能耗、实际上IDC行业属于高载能而不是高耗能,高载能与高耗能是有本质区别的。我认为新一代IDC的设计、建设、运营本身就是工业互联网的最佳实践场景,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工业互联网的定义涉及几个关健词:传感器、智能设备、自动化、边缘计算等等。新一代IDC本身就是一个由上述几个关键元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例如,世纪互联今天运营的近6万个高电机柜、7×24小时运营,每个机柜上都有传感器、网络设备、计算和存储设备等等。我们对新一代IDC的基本定义包括:全面感知、智能运维、数字孪生。全国分布式部署、几万个机柜、几十万台设备、无数传感器、软件定义网络以及未来区块链科技、数字资产共同构建的复杂系统,新一代IDC本身代表了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
第二,工业互联网必然紧密联系着供应链的全面数字化变革。每个IDC项目,单一机柜均摊的设备投资强度近20万元人民币,这么高强度的投资,必然涉及电力、网络、计算存储等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的整合和协同。通过IDC新基建工程实现相关产业供应链的现代化、数字化,实现供应链+区块链的双链联动,这也是工业互联网最佳实践的另一个角度解读。
第三,IDC产业是一个高载能产业。新一代IDC项目每平方米要承载的能源是以千瓦为基本单位,比一般写字楼、工厂的能源密度高5倍、10倍,甚至20倍。我想强调的是、高载能绝对不同于高耗能,国家双碳战略要求的碳达峰、不是将“碳达峰”简单解读为“电达峰”。用电规模、用电强度的不断提升,这是人类文明演进、进步的基本标志,限制用电就是限制发展。国家推出的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的核心,是以新能源为主体。我认为,新一代IDC具备条件成为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石,具有“源网荷储”四联动特征的新一代IDC,本身就是净零碳的绿色工业互联网的先导示范工程。
(策划:徐乐静 统筹:马江 拍摄/制作/编辑:张灵 文案:张灵 项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