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

碳达峰不能一刀切,要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实现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精彩观点
1
杜祥琬
新华网:您对2021瓯江峰会·第二届国际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有什么样的期待?
新华网:您对2021瓯江峰会·第二届国际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有什么样的期待?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707/46ad2e98143f4bada80ae2974ee12683.mp4
我期待大会取得成功,促进我们国家风能、太阳能的发展,不仅是装机量增加,而且要实现高质量的电力输出。所以我说风能和光能要做好协同友邻、赢得未来,我希望这个会能够起到一个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1
杜祥琬
新华网:我国能源的使用和供应现状如何?
新华网:我国能源的使用和供应现状如何?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707/ddb481514ff94b78a993b2a2f56e81f3.mp4
虽然我们为能源结构的改善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约15.9%,所以我国高碳能源的比例也比较高。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几个指标可以看出,我们要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包括风和光以外的生物质能、地热、核能等),但也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要协调配合好,要稳定转型。  

  风能、太阳能领域的专家、企业家们责任很大,就是把风能和光能如何跟灵活性资源、储能技术结合好。我希望在“十四五”期间,能够实现有相当量的风能、太阳能的电力输出,同时要跟储能结合得比较好,使供需实现平衡。
1
杜祥琬
新华网:能源和环境、气候有什么样的关系?
新华网:能源和环境、气候有什么样的关系?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707/f9ad4efb628e4b959c48f1a387f35475.mp4
我国提出来“碳达峰、碳中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再过30年就要实现碳中和,而发达国家一般至少有45年,多的有70年,所以这对中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很大的一个希望就寄托于非化石能源的增长。PM2.5这几年比原来好一点,降低的根源也在于我们抓住了源头,源头也来自于高碳能源。气候变化不是污染物、PM2.5造成的,而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造成的,这两个概念不一样。但是污染物、PM2.5跟二氧化碳同根同源,或者基本上同根同源。  

  所以,如果我们推进好了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非化石的能源,那么我们的PM2.5会进一步降低,同时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也会进一步减少,所以它们的协同效应就是降污和降碳,而这一点正是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同时也会推动我国工业用煤的减少。这样我们工业进步了,交通、建筑都会相应进步,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会得到改善,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多贡献。
1
杜祥琬
新华网:如何做到能源和环境以及气候的平衡?
新华网:如何做到能源和环境以及气候的平衡?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707/8cb7dd4fe2db4bef88d63150f81923b7.mp4
能源要保证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碳达峰、碳中和其实跟能源安全是并行不悖的。  

  我们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十四五”期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能源增长2%左右。如何增长?比如说,非化石能源的增长加上天然气增长,基本上满足了这个增长(幅度)。  

  过去我们主要是靠煤炭的增长,现在要严控煤炭的消耗量,而且“十四五”期间要开始有所替代,也就是要更进一步增加非化石能源,要稳步减少化石能源。所谓“稳步”就是保障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的需求,在保障能源供需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改善能源结构。在保障能源供需安全的同时,还要保障能源的环境安全,而环境安全里面也包含了气候变化的安全。
1
杜祥琬
新华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点要关注哪些问题?
新华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点要关注哪些问题?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707/f2932b2ef70d4c57a2a762f8735c88f2.mp4
碳达峰、碳中和对于国家的引领是非常重要的,它会深刻地改变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以,一方面方向要坚定不移;另一方面碳达峰、碳中和又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把握好这个节奏,要积极又稳妥地发展每一步。  

  这里面,既要防止简单化、一刀切,不能把减少碳排放简单化为减少能源使用。同时,也要防止转型不力,导致我们落后,全世界都在低碳转型,这是一个世纪大考,掌握好节奏非常重要。  

  碳达峰、碳中和要克服很多困难。克服这些困难,恰恰是补足我们的短板。比如说我们的能源偏煤、产业偏重、效率偏低,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要改变这些。这样就会使我们国家的能源效率更高,使我们的环境更好,对国家是一个正面的推动作用。  

  碳达峰不是冲高峰。2030年碳达峰要跟国家的其他要求联合起来理解。比如说碳强度,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可见我们不是要用高碳来冲高峰,而是要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来实现碳达峰,碳达峰是为了下一步实现碳中和。  

  如果碳达峰的峰值能够低一点,那么下一步实现碳中和的代价或者付出就会少一点。如果碳达峰的峰值太高,那么实现碳中和要付出的代价就会更高。所以要把两个目标联系起来,把它看作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这样去推进积极而又稳妥。  

  (策划:徐乐静 统筹:马江 主持:郭乃歌 文字/视频:杨心怡 编辑:戴益节)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