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青田
青田吹响“华侨经济”前进号角

  新华网浙江频道07月30日电 青田是著名侨乡,18万青田籍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这使青田与全球经济、与世界各种类型的文化有了一种天然的联系。青田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长期以来把发挥华侨优势作为一项发展战略来抓,打“侨牌”,打“台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去年以来,更是积极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吹响了发展“华侨经济”的号角。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做大做强区域特色经济,培育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努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战略决策,对青田县发挥华侨优势,进一步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发展华侨经济,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在7月18日召开的青田县委全体(扩大)会议上,县委书记金建新在会议报告中明确:“大力发展华侨经济是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所在。”在青田县跨越式发展战略中,工业经济是主力,第三产业是活力,华侨经济是动力改革开放之初,青田县的经济总量与绍兴县相差无几,但20多年后的今天,青田远远落后于绍兴了,经济总量不及绍兴县的零头。青田人看到了差距,看到了危机,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只有以跨越式的姿态,奋力追赶发达地区。但青田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对自身的经济格局和经济战略有一个清醒的再认识。青田县委书记金建新认为:“青田实现跨越式发展,工业经济是主力,第三产业是活力,华侨经济是动力。”近几年,青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得益于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199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7.45亿元,同比增长16.2%;2000年工业总产值21.02亿元,同比增长20.45%;2001年达到28.09亿元,同比增长33.63%;今年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39亿元,同比增长31.31%。工业经济在青田县域经济中的主力地位十分突出。

  青田县城虽小,但人气十分旺。每一个到过青田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这说明青田县的第三产业充满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达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21.2%。

  房地产市场十分旺盛,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169.35%。更为可贵的是,全县外币存款余额达到了3.6亿美元,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这是青田第三产业的活力源之一。

  尽管如此,但青田县经济总量偏小,基础薄弱,要保持二产、三产旺盛的发展势头,必须激活并做大华侨经济,让华侨经济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

  青田的“华侨经济”,是以华侨、侨资为纽带,以“华侨要素回流工程”为载体,以青田县为经济行为实现地的开放型经济。华侨经济的内在构成至少有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员输出,持续的人员输出和在海外的资金积累,奠定并加固了华侨经济的基础;第二层次是消费资金的回流,消费资金的回流能增加本地的有效需求和购买力,从而带动消费品市场和服务性行业的增长,活跃本地经济;第三层次是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这方面为发挥侨资优势提供大量的项目载体,并引导华侨经济各要素资源进入生产性实业领域创造良好的条件;第四层次是一般性的实业投资,实业投资是典型的资本性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第五层次是优势产业的规模化投资,培育起本地若干具备明显华侨资源优势的主导型规模化产业,才是华侨经济最高层次的经济形态。

  现实中,华侨经济的动力源性质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2001年,青田县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产值1.59亿,尽管总量还不大,但增幅达到了62.3%,位居各行业之首;今年上半年,华侨投资工业、房地产、水利、旅游、教育等领域达2.39亿元,侨资企业实现产值9344万元,同比增长38%,特别是外贸服装,发展迅速,成为青田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青田有个浙江省侨乡外贸工业专业区,它是吸引侨资的黄金平台,也是做大做强华侨经济的试验田今年2月份,位于青田县鹤城镇郊区的石郭外贸服装工业园区,被正式批准命名为“浙江省侨乡外贸工业专业区”。这个专业工业区的第一期工程于2000年陆续建成,占地56亩,建造标准厂房13幢,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各类配套设施齐全。目前已引入12家侨资企业,13幢厂房租赁一空。

  为建造这个工业专业区,青田县政府和鹤城镇镇政府投资近千万元,而租赁的厂房每平方米只有3.5元,租金仅够还银行的利息。这样的亏本生意,青田、鹤城两级政府为什么要做?其目的就是为了搭建一个吸引侨资的黄金平台,也是为做大做强华侨经济搞一片“试验田”。

  青田近20万华侨、台胞,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和积累,资产数量估算至少拥有50—80亿美元。

  随着相当一部分青田籍华侨完成原始积累,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们的就业范围也从传统的餐饮业、服装加工业向外贸、社会事业和文化交流等更广、更高的范围和层次发展。目前,已有3万多青田华侨从事国际贸易,在中国大陆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50亿美元。在罗马尼亚首都,青田华侨建成了一个东欧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那里的商品绝大多数是国内生产的。

  但是,青田华侨如此之大的国际交易额中,青田当地为其提供的商品竟然不到0.1%。不是华侨们不想在青田购物,而是青田没有货物、没有产品供应他们。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但也为青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市场空间。抢占这一市场空间,是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商机的回流比其他要素的回流更重要,更有带动力。

  要解决这一课题,必须迈过几道坎。第一个坎是本地难于迅速培育满足华侨贸易的企业;第二个坎是大量侨资由于自身的局限,不愿投资兴办企业;第三个坎是从事国际贸易的华侨,还不想分出资金和精力来办企业。

  掌握了这一县情和侨情后,青田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内构筑一个“黄金平台”,建造一批标准厂房,筑巢引凤,让国内外一些为华侨贸易供货的企业搬入“黄金平台”,形成“内厂外市”的格局,使青田企业在华侨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壮大。

  这个“黄金平台”就是浙江侨乡外贸工业专业区。青田县委把构筑“黄金平台”作为县里重要工作来抓,在土地征用、政策处理、入园企业办证办照等方面,一律特事特办,能优惠的全部给予优惠。

  方案一出台,在青田籍侨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华侨纷纷要求入园。第一家入园的企业是奥迪斯制衣有限公司。该公司原在海宁,长期为青田籍华侨提供出口运动服装。公司搬入青田后,华侨注入一部分资金,海宁老板负责管理和生产,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就是现在在“外贸工业专业区”内规模最大的制衣公司“赛纳”的前身。

  不久,两名法国华侨与国内的长期供货商———温州的邦孟制衣有限公司,在青田的“黄金平台”内进行了有效的“嫁接”,创办了青田的“邦孟服饰”。

  “阿莱特”是意大利北部地区有名的休闲男装品牌,在意大利的青田籍华侨黄遇龙办了一个小型服装加工厂,长年为“阿莱特”加工服装。青田创办“黄金平台”的消息传到意大利后,黄遇龙陪同“阿莱特”老总到青田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回去后,“阿莱特”老总出资,让黄遇龙携带家眷,回青田创办了一家服装厂。

  不到一年时间,浙江侨乡外贸工业专业区第一期开发的13幢标准厂房由12家外贸企业全部租用。第二、第三期还在规划中就几乎被人订租或订购了。比利时华侨林豪彬一家,主要在西班牙做国际贸易,他要求在“专业区”第二期规划区内,投资1000万元,建设厂房,投资开发协议书已于近日签订。第三期规划一推出,台湾丰泰集团就提出要求征用1000亩土地,由他们自己开发,自己招商,让台湾企业组团入园。

  第一期开发政府贴了“血本”,但第二、第三期开发,已进入了市场化运作。

  据业内人士保守估算,如果总面积达2200亩的“浙江侨乡外贸工业专业区”完成开发,侨资企业“满座”,那么其年产值至少可达30亿人民币。青田县委书记金建新满怀信心地说:“到那时,我们青田的侨乡优势才算真正得到发挥,我们的华侨经济才算做大做强了。”“浙江侨乡外贸工业专业区”是青田发展华侨经济的一块“试验田”。按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这个“试验”是成功的,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它为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提供了一个极佳的“黄金平台”。

  一位业内人士从青田的成功“试验”,放眼全市范围来分析华侨经济,他认为,华侨经济是青田的,更应是丽水的;华侨经济是青田发展的动力,更应是丽水跨越式发展的动力;青田已经吹响了“华侨经济”前进的号角,全市应当奋起挺进。他建议,丽水应当建立一个针对华侨国际贸易的商品市场,由这样一个“黄金平台”对全市各地的商品进行市场整合,扩大丽水商品在华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促进丽水工业的发展。他说:“只有到那个时候,华侨经济才能真正成为丽水经济的原动力”。 (丽水日报/董树荣 杨广 孙成岩)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社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