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南端,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海之滨钱塘江畔。700平方公里美丽、富饶的土地,养育着64万勤劳、智慧的海宁人民。
海宁享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皮衣之都、文化之邦、旅游之地”之美誉,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区位自然条件优越,特产丰富,自古繁华,如今随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迅速崛起,已成为国内最富活力、最具开发潜力的投资热土之一;海宁是著名的“中国皮革之都”和“中国皮革皮衣之乡”,皮革业经济总量、皮革服装产量、皮革服装出口量和毛皮交易量均列全国县(市)之首,同时又是全国主要的经编和家纺装饰布生产基地;海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孕育了富有物色的海宁地方文化,天下奇观涌起“潮文化”,千罗万眼映出“灯文化”,辈出人才汇成“名人文化”......海宁以潮而闻名,海宁潮不仅给潮乡带来了“壮观天下无”的自然景观,更是赋予了潮乡人民敬业奉献、猛进如潮、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
潮涌海宁,忆昔日成就斐然。1978年至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从2.69亿元增长到135.34亿元,财政收入从4397万元增长到10.62亿元。1985年海宁被列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1986年撤县建市,199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2000年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列全国各县(市)第29位,浙江省第6位。改革开放的海宁,经济发展,事业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挺立潮头,求发展再展宏图。按照海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奋斗目标,我们将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缆全局,以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着力点,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深入实施“开放带动、产业提升、城市化、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加快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努力把海宁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科教事业先进、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城乡环境优美的经济文化强市、观潮旅游名市、现代中等城市,力争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追随时代发展潮流,发扬“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一轮新的发展热潮正在潮乡大地蓬勃掀起。
——掀起新的经济发展潮。按照一产调优、二产调高、三产调大的思路,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着力打造“实力海宁”。以省批物色园区为依托,努力建设全国皮革、经编、家纺装饰布制造中心;以现代物流业的经营理念,改选提升海宁中国皮革城、海宁中国家纺装饰城等专业市场;以潮资源保护与开发为重点,把海宁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观光、休闲、购物的旅游热地。到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00美元。
——掀起新的改革开放潮。顺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的趋势,以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为龙头,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从改革推动为主向开放带动为主转变,加快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保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先发优势,着力打造“活力海宁”。
——掀起新的科技进步潮。依托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着力打造“数字海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掀起新的城市建设潮。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从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入手,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把城市做大;以发展城市产业为重点,推动人口、产业集聚,把城市做强;以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为契机,着力打造“生态海宁”,把城市做美。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5%以上,2010年建成基本现代化中等城市。
—— 掀起新的文化建设潮。按照建设文化强市的要求,加快文化设施、文化精品、文化人才队伍等建设,特别是把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文化经济。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教文化素质,争取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全国文明城市迈进,着力打造“人文海宁”,以文化力的提高来增强综合竞争力,以文化建设来支撑现代化建设。
猛进如潮,惜今朝自当奋蹄。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建设现代化新海宁,我们仍然需要您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开放的海宁,将以猛进如潮的坚定信念,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竭诚欢迎广大
有识之士前来观光旅游,经贸洽谈,投资兴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