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2岁的奶奶带着两张尚未到期的存单来到浙江湖州银行,坚持要求销户取现,将未到期的存单销户明显不符合老年人节约的习惯,工作人员询问得知,老人取款用于购买一种名为“清雪通”的保健品。
这引起了工作人员警觉,为守护老人的“养老钱”,工作人员耐心地与老人交流,进一步深入了解详情。老人表示,这个产品每盒售价高达2980元,商家声称“买十盒送一盒”,并承诺购买后的一年内每月返还2000元现金,一年半后还会返还30000元。
为此,工作人员通过企查查平台搜索该产品的生产企业——杭州某制药公司,却一无所获,便推测这可能是一起典型的针对老年人的保键品骗局。于是,网点立即启动反诈程序,联动当地派出所反诈民警,一同向老人进行反诈宣防,讲解类似诈骗案例及其防范要点,老人也放弃了取款的念头。
然而,当天下午,老人再次来到网点,还带着一位“朋友”,坚持要求办理转账业务。这位“朋友”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已经购买过该产品,吃了之后“对身体很好”。网点工作人员再次联系反诈民警,民警赶到后将该老人和所谓“朋友”一同带回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这场一波三折的取款风波终于得到妥善处置。
在此,湖州银行提醒:
要警惕“权威背书”陷阱。凡是声称“中科院认证”“央视推荐”却拿不出官方可查文件的,或是用“伪专家”“假患者”现身说法的,基本都是骗局。官方机构不会为单一保健品做疗效担保。
要拒绝“免费套路”诱导。遇到“免费体检”“免费领鸡蛋”“免费试用”等活动需警惕,这些多是通过小恩小惠收集个人信息,再以“查出重病”“不买就恶化”等话术施压购买,切勿因贪小便宜陷入圈套。
要牢记“疗效宣传”红线。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保健品不能宣称“治疗疾病”“替代药品”。只要听到“根治糖尿病”“抗癌防癌”“降三高”等疗效承诺,无论对方说得多么天花乱坠,直接认定为诈骗并及时报警。(张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