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仅能学习提升厨艺,还能有收入补贴家用。”家住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景山街道的蔡阿姨一有时间就到家门口的“食匠·共富工坊”内当厨娘。这是当地以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将富余劳动力转化为新动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瓯海区通过探索打造“共富网络”,在全区成立了产业赋能、来料加工等多类别的共富工坊,带动居民共同富裕。其中,“食匠·共富工坊”是一家产业赋能型共富工坊,可为辖区闲散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提供技能培训,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
为规范化建设“食匠·共富工坊”,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借助“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的契机,通过党建赋能组建“红色指导小分队”、设置市监食安共富指导员、设立“浙里市监瓯越服务站”等多措并举,为其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
不仅如此,在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工坊邀请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作为技术顾问,定制专属温州口味的瓯越菜系,满足不同群体的客户需求,不断延伸放大链条产业效能。
为了打响“食匠”品牌,工坊还同步开发上线“食匠·共富工坊”微信小程序,提供需求发布、培训报名、视频教学、微店展销、学员互动等功能,方便社区居民获取惠民资讯,拓宽共富工坊各类家政服务供给渠道,放大助富带富功能。
“我们会请专业老师手把手传授厨艺、家政等技能和经验,提升工坊员工的就业能力,让员工上门服务。”据工坊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坊提供家政员、育婴师等多样化培训,不断为周边居民、民宿、食堂、企业输送基础人才。
截至目前,“食匠·共富工坊”已开展烹饪、中西面点、家政服务、育婴师等各类培训数百余场,累计培育厨娘、家政员、育婴师等1400余人,带动就业的同时实现人均月增收2000-3000元。(黄佳/文 温州市瓯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韩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