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温州主场活动启动。活动以“AI筑梦创新温州”为主题,融合惠民科普、科技体验与科学实践,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打造了一场全民共享、全域覆盖的科普盛宴。
近年来,温州把握科普与产业、城市发展的深层联结,以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为核心,串联全市科技文化资源,构建起覆盖市区、城乡结合部、偏远山区的三级“15分钟科普圈”,383个科普阵地以步行、骑行、车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让“家门口的科普”成为激活全民创新意识、培育产业创新发展土壤的重要载体。此次活动发布“15分钟科普圈”完整升级版、14家市级新质生产力科普馆(点)、21条科普CityWalk路线,将科普资源与地域产业特色、民生需求深度融合,实现了“科普从服务生活向赋能发展”的跨越。
在全国科普月,温州推出“十百千”系列科学普及行动,助力温州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十百千’科普行动聚焦人工智能前沿,以‘重点突破、广泛触达、全民共享’的系统化方案,打造全民参与科普新生态。”温州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林建波说。
据介绍,“十”场活动立足温州12个县(市、区)产业禀赋,从温州国际云软件谷的AI前沿体验,到苍南核电的“元宇宙能源课堂”,再到平阳的科学家精神弘扬活动,形成“一县一品牌、全域共联动”的科普矩阵;“百”场活动聚焦新质生产力,联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开展“AI +智能制造”体验、AIGC科普创作等活动,让群众在互动中感知“温州智造”实力;“千”场活动联合36家单位,以“全领域、全地域、全媒体”为目标贯穿全年,将科普融入社区生活、校园教育、乡村振兴,真正实现“科学走进万家,创新点亮生活”。
从技术赋能到人文关怀,温州正构建“从前沿到生活”的科普生态链。活动现场,室外“家庭实验室一条街”为青少年搭建25个科学实践空间,播撒创新种子;室内“科普一条街”将AI照相机、机器人互动等前沿体验,与健康咨询、非遗科普等民生服务相结合,让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群体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科普打开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现场,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医工融合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毒理学会联合启动“科普温州行”活动,计划于9月至12月开展科学展览、科学家进校园等全场景活动,借助高端智力资源为温州科普注入专业力量。此外,科普云直播、网络直播等形式,则打破时空限制,让全民共享科普盛宴,彰显“科技向善、科普惠民”的人文温度。
当前,有着创新“基因”的温州,把创新作为最持续、最长久的竞争力,正形成“人人讲创新、处处有创新、时时在创新”的生动局面。“我们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以创新科普为纽带,凝聚全民创新共识,为加快推进创新温州建设积蓄动能。”温州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周筱隆/文 青科会传播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