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9/04 18:46:56
来源:常山县委宣传部

浙江常山企业发布环保电镀新材料科技成果

字体:

  日前,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的衢州巴菲尔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菲尔”)环保电镀新材料聚合硫氰酸盐及其电镀新技术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该创新材料和技术的诞生与推广,不仅标志着电镀工艺的重大革新,更是电镀行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该科技成果合成了环保电镀新材料聚合硫氰酸钠(钾)盐,作为新型电镀络合剂替代剧毒氰化钠(钾),并开发了环保电镀新材料聚合硫氰酸盐系列产品及覆盖镀铜、镀铜锌合金等多镀种的电镀液配方及电镀工艺。目前,该成果已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件、日本和韩国发明专利各2件,企业在国内已建设了25 条环保电镀新材料聚合硫氰酸盐电镀示范线。

  会前,由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组织召开了科技成果评价会。经过评审,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科技成果在环保电镀新材料聚合硫氰酸盐开发及其在电镀行业的应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电镀作为制造业的关键环节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发动机、小型五金件等多个领域,对于提升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巴菲尔历经16年艰苦研发,投资1.5亿元,成功研发出聚合硫氰酸盐及其电镀新技术,通过材料创新,替代了电镀过程中剧毒氰化钠(钾)的使用,在保障工人生产安全的同时,还能确保电镀生产废水的达标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重提升。

  “巴菲尔的聚合硫氰酸盐及其电镀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有力推动中国电镀行业向绿色化、清洁化、高端化迈进。这一成果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是破解环境约束、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钥匙。”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理事长马捷相告,协会将不遗余力地支持和推广创新技术,推动全行业积极变革。

  该科技成果,还为下游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重要产业提供了更环保、更安全、更可靠的表面处理解决方案,为国家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贡献了行业力量。“非剧毒氰化物聚合硫氰酸盐的推广应用,可有效改善一线电镀员工的工作环境,减少了职业中毒风险,保护了工人安全。同时,也避免氰化物泄漏对周边村社的潜在威胁,提高了工厂周边安全性。”伟星集团股份总工程师陈国贵说。“聚合硫氰酸盐材料的成功研发,保障了军工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某航天军工企业工艺主任沈岳军介绍,经过一年多的使用,该科技成果还帮助企业降低20%至30%的成本。

  2009年,巴菲尔落户常山县,一直专注于剧毒氰化物电镀材料的替代研发工作。在研发过程中,企业面临着高昂的研发成本和融资难题。对此,常山县政府通过“先投后股”机制,给予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激励资金支持,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推动了这一创新成果的诞生。

  巴菲尔的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为电镀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其他传统工业领域提供了绿色转型的范例。“目前,聚合硫氰酸盐系列产品年产能300吨的生产线已全面达产。今年年底,公司年产能3000吨的生产线将实现投产。后续将规划年产30000吨的生产线,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0亿元。”巴菲尔董事长孙松华表示,接下来,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进电镀行业从“污染标签”迈向“绿色名片”。(张曌 郑召隆/文 常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