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浙江交通集团幸福轨道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在运营指标、主责主业、降本增效、党业双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温州S1线累计运送旅客1200余万人次,列车正点率100%,列车运行图兑现率100%,各项指标数据稳中向好。下半年,公司将保持迎难而上的势头,拥抱变化强担当,守正创新谋发展,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打造运营服务新标杆
7月1日起,温州S1线再次延长运营时间,采用“大小交路”的运营模式,小交路末班车延长至23:15,创浙江省内市域铁路运营时长新纪录,切实做到了便民增效。下半年,公司将围绕“双段运营”(桐岭车辆段+灵昆车辆段)新格局,提升服务能级,在保障安全运营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服务品质,让乘客出行更便捷、更舒心、更暖心。
“截至目前,今年温州S1线已承担八场大型赛事及演唱会的保畅工作,‘精准拆弹’应对大客流考验,让出行平安靠得住是我们的目标。”面对重大节假日、演唱会及突发大客流考验,公司细化“一站一策”乃至“一时一策”保障方案,并加强实战演练,以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压实责任,确保各项计划件件落地、事事见效,以实际行动服务乘客美好出行。
下半年,公司将“明暗结合”织密质量检查网,让服务规范“看得见”。以高频次随机暗访覆盖主要站点,定期联合多部门专项督查聚焦难点痛点,通过扮演神秘客等方式深入一线,打出服务质量检查组合拳,确保检查无死角、常态化。同时,公司将持续深化“同心同行”服务品牌建设,聚焦乘客出行体验优化,在智慧服务、便民设施、应急响应等方面精准发力,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品质提升,真正让“规范服务”成为最核心的竞争力。
深耕设备管理,筑牢安全运行新防线
下半年,公司将坚持“稳定运行、安全保障、效能提升”三位一体,系统推进设备管理体系优化升级,为运营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行车设备保障,夯实运营基础。重点推进LTE通信系统优化升级,提升车地通信稳定性;实施折返段转辙机更新及道岔监测系统部署,增强设备状态感知能力,以智能化手段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准点。
优化车站设备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开展站房结构设施专项整治,实施屋面采光板修复、钢结构防锈等工程,改善站区环境;同步升级消防疏散标识系统,强化应急引导功能,为乘客营造更安全、更舒适的候车环境。
创新运维管理模式,提高作业效能。全面推进灵昆车辆段接触网可视化接地项目,提升施工安全水平;开展电梯负荷优化专项,实现设备运行与能源管理协同增效。通过从“被动维修”向“主动预防”转变,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治理”升级,持续完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为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聚力人才引擎,激活人才发展新动力
下半年,公司将以人才战略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构建“选、评、育”三大人才发展体系,全面激发人才活力。
公司将通过完善选拔体系,持续拓宽“青苗计划”运营人才选拔,深化考评、选拔、培育、晋升全链条培育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序列岗位公开竞聘,破除体制机制壁垒,畅通人才发展通道,推动优秀人才崭露头角,激活队伍干事创业的深层动能。
其次,构建评价体系,精准赋能成长。聚焦人才价值最大化,初步构建关键岗位任职资格体系与核心人才能力画像,通过多维研判员工发展潜能与岗位适配度,不断提高人岗匹配精准度,让复合型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释放人力效能,为企业高效运转提供科学支撑。
另外,深化培育体系,以构建全域人才培育体系为核心,从内部平台建设和外部视野拓展双向发力。对内依托“浙江交投学院”平台,分层分类设计岗前筑基、岗中提升、晋升赋能全周期课程,强化干部、职能、生产三支队伍建设;同时以灵昆车辆段实训基地投用为契机,打造“理论+实操+认证”闭环培训模式,推动技能人才专业化提升。对外组织骨干赴行业标杆企业对标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应用,促进资源共享与行业交流,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基石。
聚焦降本增效,激发经营创效新动能
面对经营压力与市场挑战,公司将多措并举推动降本增效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外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创新组建育菁专班,针对幼、中小学生推出“安全科普”“技术探秘”“应急演练”“岗位体验”等系列研学产品,通过市场化运营模式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盘活后勤资源,食堂对外经营项目实现创收。在内部管理优化方面,公司以薪酬改革为突破口,结合技术创新与岗位优化,全面压降人力与研发成本;通过“金点子”征集等举措,激发全员创新活力,推动降本增效方案落地见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林夕榆/文 浙江交通集团幸福轨道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