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新区杨家埠街道西塞村,绵延的茶山中,茶树肆意舒展身姿,吐露着新芽。茶农们则穿行于层层茶垄间,巧手在茶树枝头翻飞,采摘茶叶,抢抓时令供应市场。
朱师傅既是茶农,也是茶叶的生产商和经销商。“这片茶园都是我的,种了好几个品种,我还有一个茶叶加工厂,这几天在全力制茶。”
在西塞村,像朱师傅这样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业务的茶农不在少数。但是,茶叶的采摘、生产、收购等都需要先行垫资,且销售回款账期通常在3个月左右,因此在茶叶采摘、生产旺季,解决融资问题,是不少茶农的头等大事。
以朱师傅为例,他的茶园有60亩,年产茶最高可达1.8万斤,每年需要垫付各类资金近100万元。“以前也想过贷款,却没有有效抵押物,很难获得较大额度的贷款。”朱师傅说。近年来,随着湖州银行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不断下沉,逐步破解了这方面的融资困局,为茶农扩产增收带来了转机。
比如,湖州银行“湖银易贷”可为茶农等提供最高额度为5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且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申请操作简便。同时,湖州银行充分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在白茶、生态旅游、竹制品、绿色家具等行业,推出了“两山·白茶贷”、茶票贷等“两山”系列产品,持续推广“两山·乡居贷”,积极引入第三方市场化运作企业,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最高额度可达1000万元,能够有效满足乡村振兴领域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截至目前,湖州银行在“三农”领域,累计服务各类经营户超10万户,贷款余额超48亿元。(王安然/文 湖州银行/供图)
【责任编辑: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