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汛期日益临近,强降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即将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发起“挑战”。面对即将到来的防汛大考,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温州管理中心以“汛”为令、主动出击,通过“科技+机制+实战”多维联动,全力构建现代化防汛安全体系,筑牢汛期出行安全防线。
养护人员到文瑞高速边坡排水系统实地勘查。
温州管理中心组织设计、检测等单位30余名专业技术骨干,成立防汛专项工作组,开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拉网式排查。针对近五年出现水毁及边坡滑塌的点位,该中心建立全要素数据库,运用“实地踏勘+图纸复核”的双轨机制,对41个洪水淹没区、9个疑似灾害点进行全面排查,并深入核查12个中低风险点位的设计根源;同时,将现场实际情况与原始设计图纸进行仔细比对,从源头上精准识别潜在隐患,真正实现灾害风险排查的全覆盖、无盲区,为后续防汛工作筑牢了坚实的基础。
养护人员在文瑞高速下边坡检查涵洞排水。
此外,该中心依托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对高速公路沿线的桥梁、隧道、边坡等多个关键点位展开精准排查,实现隐患可视化标注;同时,创新构建“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将防汛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红色预警区域作为防汛“主战场”,采用24小时视频监控与人工值守双保险模式,确保险情发现即处置;黄色预警区域实施“日双巡 + 无人机巡检”,全方位排查潜在隐患;蓝色预警区域则借助智能巡检系统,实时监测气象、地质、交通等多维度数据,一旦发现异常,系统可即刻预警并自动派单处置。
工作人员在诸永高速检查桥梁结构安全。
为确保防汛体系在关键时刻发挥实效,温州管理中心组织开展了无脚本应急演练。演练模拟了强降雨导致边坡滑塌、道路积水等突发情况,各应急小组迅速响应,高效协作,确保完成险情处置。演练不设固定脚本,完全模拟真实场景,检验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进一步优化防汛指挥体系,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温州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温州管理中心的汛期公路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已全面投入运行。下一步,温州管理中心将继续优化智能防控系统,引入更多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公路安全防护水平,为公众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黄舒逸/文 邵志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