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17 08:45:48
来源:诸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建圈强链”激活产业动能 浙江诸暨为企业“量身定制”厂房

字体:

  4月16日,诸暨平行空间新质生产基地项目在浙江诸暨经济开发区奠基开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依托“园区统一化、产业生态化、服务长期化”的创新运营模式,致力打造“全国产业集约化改革示范点”与“跨区域协同创新样板”。目前已有北京航天嘉诚精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上海微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进驻。

  模式创新是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和关键载体。今年来,诸暨经济开发区锚定“新质生产力先发地、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示范区”新目标、新定位,一季度成功签约引进产业项目12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只;近20只重大产业项目开竣工;29个项目荣登诸暨市一季度“招商落地榜”,占比达78%;13个项目荣登“开工建设榜”,占比达65%。

  如何激活产业动能,让项目茁壮成长?诸暨平行空间新质生产基地项目是当地的积极探索。“我们不想简单地把企业从一线城市‘搬’过来,而是要创造一个让研发和制造既保持独立、又能实时协同的新模式。”项目投资方常裕新创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超说。

  为此,投资方对接了12家一线科研院所,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联动一线城市智力资源与诸暨的产业承载能力,构建“研发—中试—量产”平行分工体系。除了技术领域的创新,开发建设模式的创新也是该项目的一大特色。相比传统开发模式,诸暨平行空间新质生产基地的“订单式厂房定制”通过统一摘地、集中开发建设,有效降低企业选址用地及设计建造成本,缩短投产周期。同时,平台后续还能提供专业运营服务,比如中试车间可以共享等,为企业发展创造良机。

  “我们希望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用于产品研发、制造、市场营销等核心环节上。”诸暨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何宇彬表示,企业自行拿地建设,每家都要配套公共道路、市政管线至企业红线外,投入较大,且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而这个项目的建设创新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从3月底拿地到开工仅需半个月,诸暨平行空间新质生产基地项目又一次刷新“诸暨经济开发区速度”,这是怎么做到的?何宇彬说,除了其它政府部门的大力配合,诸暨市开发委在以往“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的基础上,再次自我加压、提升服务,以“假如我是企业工程师”的思维,协助企业完成提前“读地”、项目立项、临时用电、规划方案设计初审等常规前期手续,作为新型产业园特有的出让分割方案、亩产税收及土地税计算等事项,及时对接相关部门进行预审,为代建方以及落地企业打消了心理顾虑,服务也深受各方投资商的满意,目前所有首批代建企业也已签订《厂房代建协议》,并在诸暨注册落地子公司。(斯海燕/文 周志豪/图)

【责任编辑:张灵】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