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期,13日,人保财险温州永嘉支公司农险部工作人员通过“浙农险服务直通车”接到投保预约信息,立即赶赴该县沙头镇南川村,为当地水对头粮食专业合作社的217.1亩早稻办理投保手续。这是我省今年第一笔水稻完全成本保险保单,根据投保要求,水稻秧苗种植成活返青后即可起保,该保单于4月15日零时正式生效。
这也是2025年浙江省新一届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联合体的首张保单。14日上午,浙江省新一届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签约成立,现场签署了服务合同以及10个设区市的共保协议。记者了解到,本届全省主承保机构成员数量从2家增至6家,共保联合体成员也从5家增至8家,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期也从三年延至五年,将履约至2029年底。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要任务在于稳产保供、富民强村、赋能增效。省农业农村厅计财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确保主粮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保险覆盖面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今年,浙江将加大对基础农产品与山区海岛县的支持力度。“从农民和农业企业需求看,部分险种开发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如淡水鱼养殖保险保障水平还不够。”该负责人说,省农业农村厅将会同相关单位加快对部分险种条款进行修改,围绕“土特产富”全产业链,积极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等方向创新和优化保险品类,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地方特色险种的省级奖补力度,对山区海岛县省级奖补比例比其他县提高10%。
早在2004年,浙江就在全国率先开启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先行先试。经过20多年探索创新,目前,浙江已建立“中央+省级+地方”三级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创新开发特色险种128个,覆盖71%的“土特产”品类,其中粮食、生猪等基础农产品的参保率超80%,风险保障水平较20年前提升18倍。
按“中央保基础、省级保大宗、地方保特色”的原则,浙江建立差异化保费补贴机制,20多年来,各级财政保费补贴资金累计117亿元,撬动农业风险保额6200亿元,有效支撑了我省稳产保供和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突破20亿元,风险保障金额超660亿元,覆盖水稻、小麦、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全省农业保险深度1.95%,保险密度1380元/人,均超全国平均水平;地方特色农险险种数量、保费规模占比分别为128个和40%,居全国第一。(记者 祝梅 通讯员 裘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