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通商银行成立十三年来,以“专业心银行”为愿景,坚持差异化发展路径,在党建引领、金融为民、服务实体、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外资银行转制、小型银行稳健发展的典型代表。2024年,该行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城商行综合评价中位列第23位(较上年提升10位),英国《银行家》杂志千家银行排名第620位(较上年提升5位),综合实力持续进位。
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该行实施“筑牢同心、步调一致”行动,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五项融合”新行动,推动党建品牌建设与“两基”管理提升、经营发展、金融文化弘扬相结合,形成“五要五不”行为准则。2024年完成“两会一层”换届,新班子接续奋斗,制定“五三”发展规划,明确新十年远景目标。深化“清廉通商”建设,升级党纪学习教育,政治监督常态化,确保总行决策落实到位。
金融为民:践行社会责任
该行坚持“惠企利民”理念,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2024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1亿元(较年初增长16%),中长期制造业贷款24亿元(较年初增长35%)。创新"“心e链”供应链金融平台,落地细分行业方案,供应链金融授信余额169亿元(较年初增长52%)。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金融宣教品牌,开展“通商公益慈善基金”活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获社会认可。
服务实体:聚焦主责主业
该行坚守城商行“三服务”宗旨,对接区域“3+1”张表重点项目,授信金额334亿元,支持绿色低碳项目,落地宁波市首批亚行体系项目贷款2669万元。组建小微企业、房地产融资协调专班,推动“白名单”项目落地。园区金融覆盖30家重点园区,授信余额206亿元(较年初增长50%),科创金融贷款余额45亿元(较年初增长36%),服务科创企业超600户。
风险合规:构建安全屏障
深化“三位一体”大风险体系,实施全员风险管理网格化,完成150余份内控手册,建立纵横双向联络人机制。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96%,拨备覆盖率330%,资本充足率稳定。推进合规管理系统化,优化操作风险、案防及反洗钱体系,科技事件半小时办结率提升至90%。
改革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实施“三金”融合发展策略。园区金融建立“三专”服务机制,供应链金融打造“通商e链”品牌,科创金融构建“1+N”生态圈。发布“332N”科技架构白皮书,累计发布指标1460个,模型管理系统上线。线上推出手机银行“云柜台”,线下深化智慧银行建设,开展“通商会客厅”活动700余场。
两基管理:夯实发展基础
启动“两基”管理提升行动,明确“2324”目标,加强七大精细化管理能力。发行14亿元二级资本债,优化风险资产结构。制定支行发展指导意见,完善等级行管理,提升区域品牌。组建专业团队,落实“六能”机制,培训体系逐步完善。
稳中求进:实现质效双升
据介绍,2024年末,该行总资产1723亿元(较年初增长11%),存款余额1128亿元(较年初增长16%),贷款余额867亿元(较年初增长17%)。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13.54亿元(同比增长10.7%)。网点扩展至27家,奉化、越城等支行开业,客群基础夯实。
宁波通商银行将聚焦“两基提升”和“突出双效”,推进“三金”业务提质上量,实施“四大战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设高美誉度的专业“心”银行,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温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