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第四十一届兰亭书法节开幕式在浙江省绍兴市兰亭景区天章寺广场举行。这场持续了41年的文化盛典,既是对东晋王羲之兰亭集会千年风雅的回响,又是绍兴以书法为媒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答卷。
绍兴书法文化历经千年积淀,在当代展现出“守正创新、多元共生”的鲜明特质,既延续着以兰亭为核心的文脉基因,又通过全球化传播与跨界融合,构建起传统艺术与现代文明对话的新范式。
书法节 N种“写”法
本届书法节既承古韵,又融新意。
现场,水墨晕染,曲水蜿蜒,案几有序排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艺术家们齐聚兰亭。在书艺交流环节,全场书法家挥毫泼墨,以额点朱砂、开笔破蒙的仪式,重现古代修褉礼仪的庄重与诗意,同时为绍兴的书法学童打开智慧之窗。
案几下的“曲水”畔,重现了《兰亭集序》中“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场景,酒杯顺着水波而下,落座两边的书法家和游客尽兴交谈,也有兴致蓬勃的书法家现场朗诵、创作,伴随着现场的沉浸式表演,掌声与惊叹声漫卷兰亭。一位因书法节五次来到绍兴的韩国书法家感慨:“笔尖流淌的不只有墨水,还有文明的对话。”
在开笔仪式环节,中国书法家代表和来自五大洲的书法爱好者代表共同为本届书法节开笔。中国书法家代表分别写下“兰亭雅集 诗韵长留”“玉韫山辉”,五大洲的五位代表共同写下“天地同永和”。
“刚开始写时有点紧张,后来看到自己写的字,很高兴。”来自非洲喀麦隆的留学生陈东写了“同”字,他在绍兴文理学院学计算机和书法,目前最感兴趣的是草书,还大力推荐绍兴的美食。
千年一笔,文汇山阴,开幕式虽落下帷幕,但书法节的活动才刚刚开始,第七届兰亭书法双年展从3月31日-5月31日,将持续在兰亭书法博物馆临展厅开展。
本届兰亭书法双年展包含兰亭雅集42人展和名家邀请42人展及书法名家学术公益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兰亭雅集42人展”是通过面向全国的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公开征稿遴选而得。“名家邀请42人展”是在历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者中遴选而得,他们是当今书坛的中坚力量。
“我就是为了看我师父张瑞霖的作品而来。”一位由上海而来的书法爱好者,乘着上海到绍兴的早班高铁特地赶来绍兴,“之前没来过兰亭,这次来,双喜临门,既有为师父高兴之意,又有被兰亭景色惊喜到。”
笔锋墨 涌千年
“绍兴,素有兰亭圣地之美誉,这方水土成为了华夏文人魂牵梦萦的圣地,如今我们在‘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期盼中接过四十二贤士递来的精神薪火。”此次“兰亭七子”之一的赵依房,来自山东,作为年轻书法家代表发言。
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41位文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上,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挥毫写就“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这场文人盛会不仅奠定了兰亭作为书法圣地的地位,更让“兰亭”二字成为中华书法艺术的代名词。
绍兴扛起书法名城的时代使命,深度解码兰亭文化,积极促进艺术交流,持续拓展“书法+”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为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注入精神力量。今日位于绍兴南部会稽山板块的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是绍兴三大城区共享的生态绿肺。
据介绍,兰韵花香、唐诗遗韵、越地风情等骑行路线,雪窦岭、日铸岭、上青等古道,均日益备受广大游客喜爱,带动文化旅游消费与品牌升级。围绕“天下第一行书”诞生地兰亭,这里全力推进若耶·铜谷小镇、兰亭中国书画村、越文化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全力打造世界级兰亭IP。
同时,绍兴通过兰亭雅集、文创产品开发、城市研学等“书法+”模式,打破传统艺术与大众生活的壁垒,增强参与感;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兰亭书法博物馆等机构的建立,构建了从学术研究到大众普及的完整生态。
因此,绍兴的书法文化根植于历史,更得益于系统性保护与创新。绍兴市委书记施惠芳表示,千百年来,兰亭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不断融入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汇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时至今日,兰亭的故事、书法的故事越讲越响、越讲越精彩。
千年韵 越重洋
1985年1月,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确定为书法节,自觉肩负起中国书法中兴重任的使命。自此每年此时,海内外书法家与爱好者齐聚于此,复刻古人的风雅传统。
绍兴通过举办兰亭书法节、中国书法兰亭奖、兰亭书法双年展等品牌活动,有力推动了书法事业蓬勃发展。历经41载,书法节也从地方性活动发展为国际文化品牌,成为绍兴作为“书法名城”的核心标识。
绍兴书法文化正以“世界语言”的姿态参与全球文化交流,一方面以兰亭书法节等节庆品牌增强国际辐射力,另一方面将“兰亭书法学堂”作为平台,打造中国书法文化国际交流传播阵地,传递东方美学。
今年的开幕仪式上,绍兴文理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陈均土和马来西亚兴华中学签约代表谢锡福,以及海外的两家教学机构——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法国三语语言学校的代表共同通过现场签约和“视频签约”的方式,完成新一轮海外“兰亭书法学堂”合作签约。
据悉,“兰亭书法学堂”至今已派出24名专业教师、276名学生到国外合作院校、机构开展书法教学工作以及中国文化交流活动,在11个国家(地区)的学校、机构设立了12个“兰亭书法学堂”,遍布大洋洲、欧洲、美洲、亚洲。
“笔墨当随时代。”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王羲之的“群贤毕至”到今日的“多国来仪”,兰亭书法节以笔墨为纽带,连接历史与未来、本土与世界。绍兴通过书法这一文化媒介,不仅守护了千年文脉,更以开放姿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正如《兰亭集序》所书,“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绍兴正以书法为笔,推动产城人文融合,书写中国书法艺术“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传承与创新”的绍兴故事。(邵雯/文 绍兴文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