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农们忙着售卖新挖的春笋;各地笋商穿梭其间挑选收购;工人们现场去壳除根进行初加工;电商主播实时直播带货……连日来,随着大量春笋的上市,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三仁畲族乡小忠村呈现出一派春笋“春收”的忙碌图景。
工人现场对春笋进行初加工。
竹笋作为遂昌县的土特产,凭借出众品质、独特口感和丰富营养,在市场上备受追捧。目前,该县竹笋主产区有5万余亩,其中三仁畲族乡就占据3万余亩,三仁畲族乡小忠村更有“家家都种笋,人人都挖笋”的传统。因其肉质细腻、味鲜爽口,自明代起便是皇室贡品,因此又称“龙藏贡笋”。2020年,“龙藏贡笋”还登上《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首集,成为了当地响当当的“金名片”。
如何让这张“金名片”愈发闪亮?近年来,小忠村积极探索“村村抱团、产业共兴”的发展模式,联合8个村组建小畲味“共富工坊”,并采用“工坊+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机制,为笋产业的种植、加工提供专业指导与技术服务,有效促进鲜笋资源的深度转化。2024年,8个村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突破50万元。
当地95后畲族村播正在直播带货。
“一口春笋,尝尽整个春天的鲜。不管是直接鲜食,还是做成油焖笋,味道都绝了!”在小忠村春笋交易中心,当地95后畲族村播雷思敏热情地向网友推荐春笋及笋制品,不到一小时便成功促成30余笔交易。
为拓宽销售渠道,小忠村每年都会依托畲族文化节举办特色龙藏全笋宴,邀请各方宾客实地体验竹笋文化、品尝鲜笋美食,进一步提升“笋”品牌的知名度。同时,大力发展壮大村播队伍,借助“电商直播+短视频+推介会”的多元模式,积极推动竹笋及其制品走进商超、民宿与电商网点。2024年,仅油焖笋这一单品销量就突破30万瓶,销售额超过800万元。
近期,遂昌县人间烟货“共富工坊”格外忙碌,每天40余吨的油焖笋,在这里经过装罐、杀菌、贴标、打包等流程后,发往全国各地。“以往靠传统制作方法,一天只能生产几百瓶,如今采用流水线生产,轻轻松松就能达到6000多瓶。”据工坊负责人吴晓晖介绍,工坊每年能带动当地80余人就业,发放的年工资达80余万元。
当地笋商正在收购春笋。
如今,“龙藏贡笋”不仅传承了六百年的味觉记忆,更通过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借助互联网迅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当地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2024年,三仁畲族乡的竹笋产值达到5500余万元,2025年有望超过6000万元。(龚隆淼 邱秀秀 洪华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