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水利厅公布2024年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评估结果。宁波市12个水库水源地全部被评为“优”等,数量和优秀率均位居全省领先,展现了宁波在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成效。
近年来,宁波市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严格划定水源保护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工业排污监管,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确保水源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白溪水库。
同时,宁波市完善管理体系,确保水质安全。通过建立健全水源地巡查制度、水质监测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对水源地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水质安全长效稳定。
白溪水库是宁波市水质最佳的水库,库区绿化覆盖率达40%。多年来,宁波市已对该库库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拆除露天粪坑等工作,对上游河溪道综合治理,库区主要乡镇基本无企业。为保护水源地,宁波市环境监测站、宁波市水文站对水库水质每月一次进行监测,并装设水质安全在线检测预警系统,扩大监测范围。
此外,宁波市还积极探索数字化手段在水源地保护中的应用,构建智慧化水源地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实现了对水源地水质的动态监管和精准管理,提升管理效率。横山水库即利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手段,探索并实践了国内领先的数字化供水预警新模式。
周公宅水库。
水源地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宁波市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共建共享,通过广泛宣传,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水源地保护行动,推动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协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水源地保护格局。
“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持续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宁波市水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邱巧怡 张小飞/文 宁波市水库管理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