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余姚市委书记傅贵荣近日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将积极探寻工业强县转型之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提升开放能级,拓展低空蓝海
新华网:今年两会您重点关注什么议题?有什么建议?
傅贵荣:今年两会,我重点关注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等内容。宁波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具有产业基础支撑有力、港口能级全球领先、开放试点基础扎实的基础优势。
此外我还提交了关于加快低空经济发展的建议。当前,我国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培育阶段,产业环境持续优化,产业链基础良好,但也面临着法律、资源、基建、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困扰,迫切需要打通各类堵点,探索多样化、可持续的低空经济价值释放路径,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建议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扩展低空空域试点,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技术研发支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创新路径,优化产业结构
新华网: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余姚有哪些探索?
傅贵荣:余姚高度重视传统产业价值链固化问题,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走“政府引导、链主领航”的发展道路,促进创新、产业、资金、人才深度融合。余姚已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在赛迪“2025全国新型工业化标杆县”中排名第10位。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高端化。高质量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建立39家院士工作站(科创中心)和博士创新站,运行万里学院余姚创新研究院。聚焦集成电路封测等关键环节,引进半导体装备及关键零部件项目。
二是坚持数智赋能,推动产业智能化。深入开展数字化改造“三个全覆盖”行动,应用“一业一案一平台”“N+X”等模式,推动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和等级评价。余姚已成为浙江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和宁波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城市重点区域。
三是坚持效益优先,推动产业绿色化。围绕打造“2070”工业集聚区,完善工业用地管理,优化亩均效益评价办法,推进绿色示范创建和清洁生产改造,特别是深化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启动95个项目,涉及用地2741亩。
引育并举,集聚创新人才
新华网: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在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方面,余姚有什么尝试?
傅贵荣: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余姚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探索出了一条引聚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是政策迭代有力度。余姚注重政策的精准供给,2012年在听取回国创业专家意见后,推出“3个500万”的扶持政策,包括扶持资金、种子资金和贴息贷款。随着人才项目增多,又增加“发展奖励”和“股权投资”,形成“5个500万”政策。
二是人才招引有精度。构建“精准猎寻”的人才招引机制,对重点企业开展“一问三送”服务,精准挖掘企业高端人才需求,人才部门在某些方面比企业HR更专业。拓展与引才大使、猎聘机构的合作,拓宽全球引才渠道,与重点企业建立高效推荐匹配机制,鼓励企业老板“BOSS直聘”式引才。
三是产才融合有效度。充分授权,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平台,如中意宁波生态园、浙江余姚人才创业园等,引进浙大机器人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百余家人才企业落地。
目前,余姚已集聚120多名省级以上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孵化3家上市人才企业和28家规上人才企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
我们希望,用余姚的探索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启发和参考。
统筹:翁璟、马江
采写:宋越、韩冰玉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