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浙江省温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下称《条例》)。据悉,这是温州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中体现儿童友好的理念,实现“儿童友好”与“城市美好”双向奔赴。
据了解,2021年,温州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十四五”系列重要战略规划,出台相关实施意见、三年行动方案及“三张清单”,明确形成“锚定一个目标、提出六大友好建设任务、明确三类建设支撑、开展儿童友好九类试点建设”的“1639”工作体系。同年,温州面向全市域招募各级“儿童观察团”成员,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温州市瓯海区半塘园松鼠探险园。陈晓光 摄
2022年,温州被列入全国首批14个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出台《儿童友好医院创建指引及评价细则》。2023年,温州发布“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指数”,精准找到儿童友好的发力点。2024年,温州瓯海半塘公园绿地适儿化改造经验入选《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并向全国推广。
年年推进、步履不停,温州通过管理机制、政策友好、服务友好、权利友好、空间友好、环境友好、产业友好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先行先试形成了全市统筹规划、全程多元参与、全域系统推进等一系列新机制。
温州首个以运动为主题的儿童友好公园——瓯江路儿童友好运动公园。温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条例》将温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以立法形式予以确认。如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作出重大行政决策以及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涉及儿童权益的,应当开展儿童影响评价。通过儿童观察团、儿童影响评价等形式,让儿童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儿童影响评估工作,确保儿童的声音能够被听到和重视。鼓励和引导儿童力所能及参与学校、村居(社区)、社会公共等事务中涉及儿童权益事项的讨论和意见反馈,并在相关治理决策中充分考虑儿童意见和诉求。
《条例》围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捐赠、资助、项目投资和运营、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满足儿童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这部满载“童心童意”的城市立法,在温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将发挥哪些作用?在2025年温州市“两会”期间,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希望《条例》出台后能通过法治保障,让“儿童友好”成为温州特征。要落实儿童参与机制,确保更多的儿童在城市建设中有表达意见的机会,真正实现“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朱健 周筱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