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17 21:46:31
来源:新华网

2025浙江两会对话丨浙江省人大代表王小珊: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旅游品牌

字体:

  2025浙江省两会1月13日至17日在杭州召开。会议期间,浙江省人大代表、苍南县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王小珊做客新华访谈,围绕如何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如何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等问题,分享了她的观点。

  新华网:本次两会您带来了什么议案或建议?

  王小珊: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苍南和泰顺等县地处浙江南部,位于浙闽交界处,是闽浙边重要的革命老区。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制约,两地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作为来自苍南县的浙江省人大代表,我重点关注这一区域的交通建设。

  目前正在建设的苍泰高速起点位于苍南县霞关港区内,终于泰顺县罗阳镇,经苍南及泰顺两县14个乡镇,并接溧宁高速公路泰顺枢纽,同时也是浙南闽北从沿海通往内陆唯一的疏港大通道,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温州港苍南港区成为该通道沿途两省四市15县(市)的重要出海口。

  作为苍南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苍泰高速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交通条件,还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品质。比如:沿线乡镇可以利用交通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物流仓储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可以利用高速交通便利,加强区域合作,组织文化展览、艺术表演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苍南、泰顺两县整体经济体量偏低,因此建议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提供项目帮助,缓解苍南、泰顺两县的建设资金压力。

  希望通过这种战略共谋划、互联互通、融合共创、相互交融,实现交通高质量协同发展,共同创建区域交通协同发展和交通引领共同富裕的双样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华网:您认为,浙江在文化保护和传承上有何经验或特色?如何让传统文化进一步“破圈”?

  王小珊:浙江省高度重视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持续实施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免费开放的“西湖模式”保护管理实践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荣誉证书”;融合发展的“良渚方案”,让良渚古城遗址成为全国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活态传承的“运河样板”为大运河保护传承提供了浙江经验。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上不断创新,“文艺赋美”打破原有文艺演出“限于剧场、囿于围墙”的思维定势,变剧场集中展演的传统模式为多点位小场景的灵活形式,持续拓展高品质街头艺演规模,提高演出频次,推动文艺走出剧场,走出围墙,走进群众日常生活。整合“文艺下乡”“圆梦青苗”“乡村村晚”等活动载体,结合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月、全民艺术节、乡村艺术团大展演等系列活动,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如何让传统文化“破圈”?我认为,可以创新传播形式,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文化产品迅速传播到全国乃至全球,扩大受众范围。可以利用视频、音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包装,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可以强化文旅融合,比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文化内容植入旅游体验中,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度的文化体验等等。

  新华网:具体到乡村层面,在您看来,浙江“美丽乡村”可以如何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旅游品牌?

  王小珊:浙江的宋韵文化、阳明文化、和合文化等,这些文化标识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能够成为乡村旅游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可以组织专业团队,对浙江各地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和梳理,建立详尽的文化资源数据库。在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独特魅力,提炼出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文化符号和元素。

  以苍南2020年启动建设的168黄金海岸为例,当地紧紧抓住海洋文化这一特色,久久为功,168黄金海岸线旅游热度持续高涨,沿线业态开业一个火爆一个,相继获评全国首批国家旅游公路、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浙江省首批交旅融合优秀案例。(张灵)

【责任编辑:张灵】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