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到国外的“杭州六小龙”,让不少代表委员心潮澎湃——宇树科技的机器狗视频被马斯克转发,游戏科学以《黑神话:悟空》引爆全球游戏圈,强脑科技成为脑机接口领域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还有深度求索、云深处科技、群核科技。
当“神秘东方力量”刷屏全球互联网,人们不禁要问:这些科技“新贵”为何扎堆在杭州、在浙江?
答案并不难寻。浙江历来重视创新。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八八战略”,其中就提到科教兴省、人才强省。2006年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全省首个自主创新大会,作出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明确要求浙江“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下的浙江,正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显示,浙江区域创新能力连续3年居全国第4。
两会伊始,代表委员们抓住这一时代命题,从“杭州六小龙”延展开去,热议浙江如何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省人大代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主任孔春浩:
创新的土壤,要足够肥沃
2024年底,相信很多人关注到,“杭州六小龙”在国际上出圈走红。
这6家企业在杭州集体井喷,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杭州六小龙”的出现,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而是因为杭州的创新土壤足够肥沃。
比如这6家企业,有一半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举全省之力打造的高能级科创平台,是浙江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的重要抓手。在我们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当下,科技企业逐渐崭露头角,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如今的大走廊,经过多年的谋划布局,落户了全省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布局了2个大科学装置,获批2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占全省68%;5家浙江省实验室,占全省50%。
同时,我们还加大力度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围绕打造环大学环重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共建“实体化”成果转化基地,构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转化机制。
“杭州六小龙”一鸣惊人,让全球关注到浙江的科技创新。对于我来说,最开心的是有更多富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关注到杭州以及城西科创大走廊,这里有肥沃的创业创新土壤、最硬核的政策,当然还有包容的环境。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成果转化是我们必须攻克的难题。我想,只要持续完善创新生态,厚植创新优势,未来会有更多“小龙”愿意到杭州、到大走廊孵化。
省人大代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经贸学院院长易淼清:
打造没有围墙的育人空间
寒假来临,课堂将按下暂停键,但我们学校的教师还有一项重要任务——下企业。每个学年,全体专任教师需要脱岗进企不少于1个月。进企不是“打卡”,而是上生产线、进实验室,参与具体问题攻坚,成效与业绩考核、职称评聘等相挂钩。
为什么要执行这么严格的教师下企业制度?这与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紧密相关。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然而,新兴技术引领的产业链具备多重性和动态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诸多挑战,导致一部分学生毕业却不具备就业能力,企业则为人才“招引难”烦恼。
让教师下企业,缩短了课堂教学与行业发展之间的距离,也让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当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变成能成为契合产业链、创新链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为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我们学校陆续在温州多个县市区开办分院,例如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汽配产业开办瑞安学院,聚焦泵阀产业开办永嘉学院等。把学校办到产业集聚区,就近引入企业研发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引进优秀产业导师,组建“双师多能”的职业教育师资团队;把课堂“搬进”企业车间,在真实生产场景中实践教学,用人黏性大增,毕业生留在当地工作的比例达到50%以上。
教育与市场,两者间的技术资源、价值导向等存在着一堵“围墙”,打造没有围墙的育人空间,才能让人才培养跟上发展需求的快步调。从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看,不同高校在培养层次和专业设置上,也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使命。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省政协委员、西湖大学副校长仇旻:
架起1%到99%的转化桥梁
以实现重大原创理论突破和核心技术攻关为目标,为中国科技担纲,是西湖大学与生俱来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研究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
2024年9月24日,我们基于在光芯片技术方面的积累,实现了AR眼镜关键技术的突破,用碳化硅代替传统的玻璃或树脂镜片,让笨重的AR眼镜变得比太阳镜还要薄,单片只有2.7克,并且解决了传统AR眼镜的散热和彩虹纹干扰问题。目前,这一技术已经成功运用到相关企业的产品中。
巧的是,两天后,Meta(Facebook)也向全世界发布了他们最新的AR眼镜,同样是以碳化硅为材料。
作为科研工作者,除了自由探索,还需要有组织科研,即在持续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的基础上,加快变革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让更多科研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既能“上书架”,又能“上货架”。
2025年即将全面建成的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正是源自这样的初衷。在这条高效的创新链上,政府是服务者,提供政策支持、资源协调、资金保障等;企业是出题者,连接市场需求与前沿研究;研究院做的则是政府想做做不了、企业想做无力做的事,将实验室1%成功率的样品,变成生产线上99%成功率的产品,仿佛一架“连桥”,以最快速度贯通产业链。
当下,高质量发展更需要以科技创新来引领。这就要求我们科研工作者强化行动自觉,将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省政协委员、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力成:
要敢做创新的引领者
这几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是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作为一家生产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的企业,只有不断创新突破,才能跟上发展大势。
创新,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词,但落在企业就是一个个具体的颠覆性产品。就拿我们的“拳头产品”电子油泵来说,相对传统的水冷系统,油冷系统性能更好、效率更高,是下一代电机冷却系统的发展趋势。2024年,随着市场对油冷系统的认可,渗透率从10%增长到70%,我们提前布局的电子油泵迎来爆发性增长,也撬动企业更多产品向新能源赛道转型。
对民营企业来说,创新并非易事。首先,创新并非想一出是一出,而是要在找准方向的基础上,敢于打破传统框架,把脉未来趋势。其次,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像我们的电子油泵,一直在更新迭代,不断给客户创造新价值。
回顾企业发展史,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初跟着外资车企学习,到如今成为众多国内外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核心供应商,是汽车零部件“单项冠军”企业。这些成长和蜕变,离不开创新。
企业是推动创新的生力军。对企业掌门人来说,要敢于做创新的坚守者和引领者。为此,我们不断营造企业创新氛围,每年研发投入强度都在6%以上;碰到新项目、原有人才储备不足,就主动和高校、研发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不断提高科研实力……
企业,注定要在世界浪潮中搏击,而要走得长远,就必须要有创新思维,站高望远,在百舸争流中找准前进的方位。(记者 郑亚丽 张 留 周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