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新年伊始,祖国各地奏响绿色发展新篇,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天津市东丽区天钢地块,这块在海河东路旁的场地,曾是天津钢铁产业的重要基地。多年工业生产,曾给这里的土壤深深留下了污染的印迹。如今,在天津首个“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的加持下,这里正在焕发着新的生机。
政策加持不仅让闲置土地旧貌换新颜,还让公共机构完成能耗优化,节能减排。近日,浙江省金华兰溪市全面启动“零碳”公共机构改造,开启能源托管新模式。能源托管是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是用能单位委托能源服务企业对电、气、煤、油等能源资源使用进行专业化改造、运维和管理的一种模式,对促进公共机构绿色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与此同时,绿色转型也成为了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关键词。近年来,广东省肇庆市坚持统筹新质生产力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方面抢抓机遇,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两新”产业链快速崛起,配套产业链加速完善;另一方面,以金利五金智造小镇为代表的产业升级项目落地,推动五金等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标准化、高端化迈进。
“绿色”同样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底色。东海之滨,鹭江之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是福建厦门最浪漫迷人的文化名片。近年来,鼓浪屿通过“零碳建筑”“全电厨房”等用能绿色升级方案,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历史国际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助力世遗“零碳岛”打造。
2025年,绿色发展势头强劲,步履铿锵。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