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杭州市桐庐县民生实事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来自中央省市的主流媒体聚焦桐庐,一同见证这座温暖之城的“小确幸”。
据介绍,桐庐按照省、市、县委关于做好民生事业的工作要求,结合推进“融杭接廊18分钟”,加快导入更多主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全面带动提升城市能级,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高质量办好各项民生实事项目。
今年9月,深受桐庐人民关注的县民生实事工程——杭州学军中学桐庐学校顺利开学,本学期,学军中学桐庐学校面向杭州主城区招收8个班、384人,面向桐庐招收6个班、288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桐庐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先后出台《“美好教育”桐庐行动——加快桐庐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桐庐教育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年—2026年)》等政策。
这些年,桐庐狠抓引育优秀教师、挖掘课程资源、完善基础设施等工作,在不断提升教育“软硬件”的同时,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新路径。去年9月、11月,县内两所幼儿园分别与浙江工商大学桐庐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幼教集团实现共建,合作办学步伐迈向全学段、全覆盖,主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出“市”入“县”。
“以往需要到杭州进行的冠状动脉CTA检查,如今在桐庐就能轻松完成,家门口的优质医疗真正守护了我们百姓的健康福祉。”不久前,66岁的徐大伯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完成了手术,从检查至出院,仅仅用时7天,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令他倍感温暖与舒心。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是桐庐县民生实事之一,有床位1100张,于9月23日正式试运行,10月23日完成整体搬迁。桐庐医院纳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院五区”一体化管理,共享市第一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
医疗保障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桐庐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乡村医疗高质量发展、中医药振兴发展等重点任务,搭建“市县乡村”四级医疗体系,推动市县合作办医新模式,引入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带动县域医疗高水平发展。
今年,桐庐还发布了《桐庐县打造杭州西部区、县(市)公共服务优质提升工程标杆地实施方案(2025-2027年)》及若干政策,其中医疗卫生服务涵盖三甲医院内涵式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振兴发展、院前医疗急救能力提升、卫生人才队伍引育五个方面,到2027年底,桐庐县域就诊率将达90%以上。
民以食为天,聚焦高龄、孤寡、独居老人“吃饭难”问题,近年来,我县在农村开展了以“村建村营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老年人助餐服务,在城区设立“全城通·百膳惠老”智慧助餐点。今年新增老年助餐点12个,目前全县助餐点已达187个,其中智慧助餐点15个,提供助餐服务110万人次。
此外,桐庐还依托“三通一达”快递、外卖平台、邻里互助、志愿者等方式,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助餐服务网络,通过送餐上门打通老年人用餐“最后一米”。
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关心关注的重点也会有所变化。桐庐根据群众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不断拓展实事领域、丰富实事内容,努力提高为民办实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聚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四大重点领域,做好提升质量文章。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杭州市西部补短机遇,顺应民生关切点由数量向质量、传统向新型、物质向精神转变的新趋势,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优质提升工程,持续优化教育、卫生、养老、生态等公共产品供给。
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桐庐就民生实事工作,建立“一周一汇总、半月一督查、一月一分析”“县人大、县政府、县纪委‘三级化’督查”“一般问题牵头部门协调、困难问题分管副县长协调、顽固问题县长协调”等机制,全链条闭环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桐庐率先在浙江省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构建“项目广泛征集、代表票选决定、实施过程监督、项目成效评议”闭环,并制定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项目工作任务清单,明确项目内容、建设目标、牵头单位、责任领导、完成时限、工作计划等内容,实现了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节点责任化。
项目落地推进、发挥实效,离不开资金保障。桐庐秉持“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理念,将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民生事业。同时,从财政一元保障转变为撬动社会力量多元投入,以市场化手段破解民生投入难题。
2023年,由桐庐和睦老年公寓承接县社会福利中心,开启了“公建民营”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如今,中心内不仅拥有阅览室、棋牌室、书画室等各类功能教室,还有X射线摄影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数字式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真正实现医养结合。
民生路没有终点站。桐庐将继续锚定打造“杭州西部区县(市)公共服务优质提升工程标杆地”目标,围绕建县1800周年等节点,抢抓发展机遇,加强项目谋划,高效推进落实,增强“获得感”、加快“抢机遇”、追求“可持续”,以高质量的民生实事提升民生“温度”,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陈艺琨/文 桐庐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