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1/26 16:10:26
来源:余姚市委宣传部

浙江余姚:文化“接力棒”的“传”与“承”

字体: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时光流转中的四明大地,以文化传承为题交上了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

  余姚有河姆渡文化。中国最早木制饰品“木雕鱼”、国内最古老乐器“骨哨”、人类最早创造具有完整形象的太阳神“双鸟舁日”……大量文物的出土让人们认识、热爱、传承着这一璀璨珍贵的人类文明。“陶火余温还在,木桩未朽千年”。

  余姚有阳明文化。500多年前,一代大儒王阳明出生在余姚,“姚江学派发祥地”这一中国文化坐标自此深深烙印。“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思想精髓润古汲今,极大提高了余姚城市文化内涵。

  余姚有红色革命文化。巍峨连绵的四明山,是绿色的,也是红色的。这里有革命烽火铸就的传奇,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它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铭刻着波澜壮阔的岁月,涤荡着一代代余姚人的心灵。

  这份传承坚定有力。近年来,余姚着眼全市发展大局,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推动文化传承,赋能高质量发展。在以文润城抓遗产保护工作中,余姚有序推进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评定申报,着手启动河姆渡博物院前期咨询服务项目和建筑方案征集工作,扎实推进文物考古、保护和利用,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成立全国首个县级考古服务中心,恢复建设梨洲文献馆并打造“余姚地方版本馆”,一系列举措切实有效。

  传承,源于“自立自强”的务实举措。余姚以文惠民优公共服务工作取得可观成效:公共文化中心有序开放,高品质文艺演出轮番上演;各类文体设施日渐完善,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5个、“微书房”新型阅读空间82个、城市书房4个、文化驿站13个;在公园、桥下空间等10个点位布点户外体育场地设施,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实现“锻炼自由”。

  传承,源于“精神血脉”的强大力量。余姚以文传声,创作推出优秀文艺作品:交响合唱《面朝大海·河姆渡》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姚剧《鹦歌姚》于上月在姚城热烈试演;打造有全民读书节、百姓文化节、“吾心自有光明月”中秋诗会等品牌文化活动,创设推出每月12日“公共文化日”,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活动1000多场;中国四明山百公里户外运动挑战赛已成功举办6届,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姚赏山水、品文化、享运动。

  文化传承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参照系”,重视文化传承就是延续根脉、留住特色、积淀韵味。在一次次盘活“家底”中,余姚充分做好“活化利用”这后半篇文章,让文化悄无声息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既古老,又现代,有传承,更有创新。今天的余姚,“阳明故里”“文献名邦”“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精神与文化,依旧生生不息。文化传承,这场“接力长跑”还在继续。(胡格格)

【责任编辑: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