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8/15 09:00:00
来源:新华网

“速”写磐安“三”千年③丨漫赏古茶场,岁月留香千年茶

字体:

  编者按:浙江磐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千年儒学文化、千年中医药文化、千年茶文化,这些文化交相辉映,推动着磐安经济、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杭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前夕,新华网特别推出“‘速’写磐安‘三’千年”系列策划,围绕榉溪孔氏家庙、大盘山、玉山古茶场三个文化地标,通过“千年庙”“千年药”“千年茶”三个篇章,全面展现磐安文化自信与人文气象,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磐安的探索实践。

  喝茶的风,正吹向更多年轻人。到奶茶店里点一杯纯茶、在家自制花式茶饮、去茶馆来一份普洱茶配鸭脖……时下,年轻人的“茶文化”不再局限于茶叶飘香、慢泡细品,而是开始探索“花式”喝茶。

  茶文化源远流长。魏晋时期,士人崇尚清谈,以茶为伴;到了唐代,饮茶体现出理智与现实的追求;两宋时期,茶文化进一步社会化,承载了娱乐和社交的功能……从历史走来的茶香,为何氤氲千年?让我们到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到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茶叶市场遗址、有“中国茶文化活化石”之称的玉山古茶场里,一探究竟。

  丰年稔岁的日子

  八月的磐安,绿树成荫、山风送爽。从县城出发,穿过茶山林海,就到了玉山镇马塘村。村中心,便是玉山古茶场。

  玉山古茶场始建于宋,建筑按交易市场布局,厢房住人、储物,正楼品茶、交易,建筑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在详细考察古茶场后赞叹:玉山古茶场这种古代市场功能性建筑在国内实属罕见,对研究我国古代茶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玉山古茶场是江南有名的榷茶之地,见证了古代茶叶专卖制度。据史载,宋代初期即对茶叶实行专卖,在全国专门设置榷货务六处、山场十三处。玉山古茶场属十三个山场之下的一个分茶场,管辖范围内,园户所产的茶叶皆由官府专收专卖。官府再把收来的茶叶转卖出去,获得的利润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现存茶场中“奉谕禁白术洋价称头碑”“奉谕禁茶叶洋价称头碑”“奉谕禁粮食洋价称头碑”便是重要的见证。

  走进古茶场,依次可以看到茶场庙、管理用房、茶场。古时,负责茶叶交易的巡检司将购入的茶叶暂时存储在茶场的仓库中,通过进一步的筛选和包装,采用茶纲(宋代专门押送运输茶叶的一种组织形式,一定数量的茶叶、人役和车马编为一纲)的方式,运往京城等地。古茶场内的铜雕塑像,生动再现了古代园户投售、过秤、包装以及官员现场监管的场景。

  制度完备、功能完善的玉山古茶场,也推动了山区经济的发展,让当地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据文献记载,即使在清末,玉山古茶场仍“产茶万担,销往杭、嵊、绍,每担银十四元”。

  磐安茶贸自古繁盛,玉山茶香今日更浓。截至目前,磐安茶园面积8.3万亩,总产量2640吨;5.2万劳动力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磐安云峰品牌价值达到23.51亿元……跨越千年,磐安正与时偕行,让一叶富一业,氤氲茶飘香。

  绵长传承的文化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自磐安的“赶茶场”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赶茶场”又称“茶场庙庙会”。相传,晋代许逊曾到磐安玉山游历,见山野茶树遍布,且质量上乘,便教当地农民种茶、制茶,研制出“婺州东白”,得到茶客好评,茶农由此获益,生活得到改善。为感恩许逊功绩,千百年来,玉山茶农尊其为“茶神”,并以玉山古茶场为载体,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赶茶场”。

  “赶茶场”分“春社”和“秋社”。春社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茶农要祭“茶神”,茶场要演社戏,家家户户要挂灯笼,各村要迎龙灯到茶场庙“朝殿”。秋社于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举行,热闹程度远超春社,期间可见迎大旗、大凉伞、三十六行、罗汉班等各类民俗活动。

  “赶茶场”原始形态始于唐,活动形成于宋,在明代成熟并达到鼎盛,清代以后进入低谷。为挽救这一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磐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保护修复玉山古茶场、建立表演基地、发动各村落开展民间艺术表演等,并制定专项保护规划、举办传承人培训。

  效果显而易见。今年元宵,“春社”大放异彩。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玉山镇各村村民舞动着九条巨龙,或腾空盘旋,或左右翻滚,向玉山古茶场的方向进发,重现了《玉山竹枝词》中“茶场山下春昼晴,茶场庙外春草生。游人杂还香成市,不住蓬蓬社鼓声。”的热闹景象。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多年努力,如今,“赶茶场”已成为磐安群众参与面最广、参与意识最强、历史文化沉淀最深厚、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最丰富的重大庙会。

  茶香四溢的未来

  磐安茶文化如此魅力四射,不仅因为历史建筑的深厚悠久、历史文化的韵味悠长,更是因为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暑假期间,位于玉山古茶场旁的磐安茶文化博物馆变得越发热闹。2012年,磐安围绕茶文化阵地打造,建造茶文化博物馆,并于一年后投入运营。该馆展厅分为“茶之境”“茶之史”和“茶之事”三个单元,游客不仅可以通过图文展板了解磐安茶文化,更有机会参与相关民俗文化活动。

  寻茶香、采新茶、观制茶、知茶礼、赏茶艺、习茶道……7月,来自纳米比亚的国际友人在玉山古茶场参与古茶场研学活动,茶山上弥散着袅袅茶香。

  磐安玉山古茶场研学活动是浙江省首批公共文化国际项目。这段时间,“ChinaTravel”成为热门词条,“打卡中国”火爆流行。磐安以“茶”为基、以“非遗”为景,陆续开展“看非遗 品茶香”“一片茶叶的故事”“寻茶探秘”等茶文化研学之旅,持续圈粉海外市场。

  磐安还计划将古茶场、古茶树、古道、古庙会等元素有机串联在一起,并积极筹划磐安赶茶节、中华斗茶赛、云上赶茶场等活动,推动“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

  采一筐“磐安云峰”、自制一锅手工茶、观一场茶艺表演……一片片青绿的茶叶,不仅是当地老百姓的“致富叶”,更是经过磐安温润的历史文化,是千百年来一代代磐安人的烟火人间。以茶为媒,磐安正续写着新的故事。(徐融 鲁新/文 磐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张灵】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