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7/11 16:35:15
来源:云和县融媒体中心

浙江云和以全域5A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示范标杆

字体:

  自浙江省丽水市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云和县以全域化生态化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全域5A童话大花园”发展战略,发挥云和梯田5A龙头效应,加快“一城一湖一梯田”的空间布局,高标准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示范标杆。

 做精一片田的山水肌理

  2024年4月,丽水市召开美丽丽水建设大会暨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专项行动推进会,提出“协同联动推进高等级景区培育创建和景区周边环境品质提升”的建设要求。作为全国首个梯田型5A景区和丽水市第二个5A景区,云和梯田景区已经成为了浙江景区高质量转型提质的一个例证。如今,该县正以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快推动“云和梯田景区”向“云和大梯田景区集群”转变,进一步打造“全域5A童话大花园”。

  近年来,云和梯田景区相继建成观云索道、云顶玻璃观景塔等项目,让游客在梯田、云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雾凇中,沉浸式领略鬼斧神工的天地泼墨画。

  自美丽大花园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云和以打造美丽景区示范标杆为核心目标,以“全域5A”理念为引领,一体联动公园乡村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整合各条线资金近1亿元统筹投入专项行动,全速推进云和梯田生物多样性体验馆、崇头村美丽宜居改造工程等十余个重点项目建设。

  “一方面,我们推进总投资5亿的滑雪场、七星揽月露营地、文化摄影主题酒店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也根据历年游客年龄和消费结构进行大数据分析,启动星空露营、高空滑翔、梯田滑雪等契合市场的‘全时全季’产品,推动景区消费逐步多元化。”梯田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云和梯田景区还以文化为魂植入业态,将非遗展演场景化,做大做精“梯田芒种开犁节”这一国家级非遗品牌,优化世界梯田博物馆、畲族活态展示馆、银矿活态展示馆等多项文旅融合场馆,创新推出梯田板龙、畲族婚嫁、木玩制作等文化体验产品,打造“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典范。

 做美一座城的浪漫童话

  早在2017年,云和便做出了关于建设童话云和“大花园”的决定,提出要打造童话般的环境、童话般的产业、童话般的生活,致力于以木玩文创高地、幼教研学基地、童话度假胜地为支撑的云和县木玩童话小镇,成为了该县推进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

  当前,木玩童话小镇已建成浮云溪水影景观、童玩乐园、地标建筑-木玩展示体验馆、小镇客厅(游客集散中心)、云北智创中心等系列特色旅游项目,截至2024年6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42.34亿元。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云和以打造标志性工程为切入口,云和博物馆、大剧院、童话主题酒店、农商金融大厦、人才公寓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打造童话云和大花园最美风情示范带。

  在推动项目建设的同时,云和还通过大力培育新业态、新童话,激荡起“小县城”的勃勃生机。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发布推行《童话云和城市建设导则》《公园乡村建设导则》和城市形象视觉系统,并同步开发系列文创产品;深入对接品牌酒店、高端民宿,携手悦榕庄开发“云和梯田顶级野奢酒店”,打造“住宿+产品”融合模式,全面提升云和县域中高端住宿承载力;引入浙江知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喜木木木玩研学基地,并与丽水市内21个中小学、幼儿园签订研学协议,实现年度研学人次达1.2万,进一步打响“万里挑一,童话云和”城市品牌。

 做活一湖水的生态文章

  5A景区看颜值,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看气质。云和湖,作为云和旅游除了梯田外又一稀缺资源,不仅具有5A景区的颜值,更具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气质。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县联动推进“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在云和湖畔全力招引云和湖东全域旅游项目。2024年7月,“那云和湖全域旅游项目”在丽水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上正式签约,云和县牵手浙江那云文旅公司,预计将总投资约30亿元,开发建设药厂地块亲子度假小镇、三潭地块隐奢度假庄园、轨道小火车等系列项目,进一步擦亮“十里云河”风景线,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同时,该县以“生态画笔”勾勒“公园乡村”,着力打造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标志性成果,在云和湖区域准确定位乡村旅游发展,以公园乡村承接“全域旅游”新业态,投入资金8700余万元,打造“鱼跃龙门”“玫瑰赤石”等示范样板5个。沿线的赤石村依托生态资源、地理位置优势,催生了“玫瑰花乡”的美丽经济,打造“嗨周末”特色街区,建成运营首家云和湖有机鱼旗舰店,点亮乡村新“夜”态,农家乐民宿从10家增加至22家,旅游接待人数从10万余人次增长到45.6万人次,实现年营业收入达1000余万元。(宋欣怡 李维娜/文 陈荣华 王金洪/图)

【责任编辑:韩冰玉】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