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024年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农村文化礼堂“村BA”篮球联赛决赛在该县姚庄镇体育馆热力开赛,从预选赛中脱颖而出的18支球队,将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展开40场对决。
姚庄镇体育馆比赛现场。
决赛首场由嘉善县姚庄镇北鹤村队对战魏塘街道城东社区队,传球、上篮、盖帽,在这个夏季的夜晚,姚庄镇体育馆内,场上是挥汗如雨的队员,场边是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
县级“村BA”篮球联赛在姚庄开赛,不仅仅是因为姚庄体育馆完备的硬件设施,也与姚庄的篮球发展历史有关。篮球在姚庄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
早在2001年,姚庄镇北鹤村就举办了首届“锦绣黄桃杯”篮球赛,球队也是这时候开始组建。“当时的基础设施条件远不如现在,在泥地上照样打得很开心。”北鹤村党总支书记鲍中庆清晰地记得自己年轻时为了抢看球的好位置,早早就要去占位置,“到真正开场的时候,球场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连围墙上、屋顶上都有人爬上去。”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球场从泥地变成了水泥地,球员更替,观众的热情却愈发高涨,比赛规格也从姚庄镇级比赛开始逐步扩展到周边乡镇,甚至还有上海青浦友好乡镇的球队前来参加。
钱佳鑫(中)在比赛中。
今年31岁的钱佳鑫,调侃自己是姚庄篮球圈的老人,见证和参与了姚庄“村BA”的发展,“很小的时候就爱跟着大人去看球,上小学后开始自己打球了,现在成了一名村队的球员,一定程度上就是受了村里爱好篮球氛围的影响。”
小学六年级时,钱佳鑫被选中进入姚庄镇中心小学篮球校队,开启了他与篮球的故事,“每天早上6点就要到校开始训练,但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而很快乐。”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不仅在心中种下了爱好打篮球的种子,还成为了他的一份事业。
如今,钱佳鑫已成为嘉善惠民小学的一名体育老师,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毅然选择了体育教育专业,并把篮球作为主修课程之一,“打篮球不仅能锻炼身体,更多的是给人一种精神的力量。”他认为,比赛有输赢,赛中也有比分的起伏,“打比赛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要不断进取,努力到最后一刻,这跟生活中遇到困难是一个道理。”
现场观众在助威。
“村BA”的魅力,也在吸引着在外青年人的“乡土情怀”。正在绍兴上大学的张虞彦,为了参加比赛,特意赶回姚庄,“不管能不能上场,这个氛围也值得我回来。”
从每年夏季的“锦绣杯”篮球赛暨农村文化礼堂“村BA”男子篮球赛,到下半年的企业篮球赛与机关事业单位篮球赛,姚庄把篮球赛作为一个平台,串联起了全社会的不同人群,让各行各业的村民化身“灌篮高手”,“我们希望推动篮球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丰富百姓文体生活,助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嘉善县委常委、姚庄镇党委书记吴昊峥说。
村级赛事,并不因为“村”字头而小众,相反因为接地气而更显特色,在最小半径内为基层群众带来更为丰富的文体享受,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
篮球比赛现场。
嘉善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嘉善县以“我们的”系列为主题,开展“礼堂村BA”“我们的村歌”“我们的村运”等活动,线上线下开辟“场域”,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以农村文化礼堂“村BA”男子篮球联赛为例,2023年首届比赛时,吸引到130多支村(社)队伍参加,累计吸引6万人次参与或观赛。今年第二届比赛仅预选赛阶段,就吸引到了近120支参赛队,球员超过1300名,比赛场次超过260场,线上线下共计约17万人次观赛。
比赛办到家门口,抬脚就走到赛场边;球员就是身边人,换装就在灯光下闪耀。以村为队,为村而战,“村”字头的篮球赛,正撩拨着基层乡村的幸福“神经末梢”,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周佩佳 徐奕颖 葛佳慧/文 嘉善县姚庄镇政府/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