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金华义乌市发布了《康养联合体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针对康养联合体服务人员、流程、管理、评价与改进等内容进行规范,为全面推进康养联合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样板。
“深化标准化建设,创新创优民生保障新质服务力。”义乌市民政局局长胡润介绍,近年来,义乌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标准化建设战略部署,把标准化建设作为民政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
在此过程中,义乌市民政局聚焦精准保障、幸福颐养、社会服务和智慧民政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实施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管理,确保民生资源精准投放;打造高标准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享受优质服务;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覆盖面和受益面;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民政工作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水平。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义乌60岁以上失智老人超过1.5万人,浙江省不同程度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已超100万人。为破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家庭社会压力增大、老年失智症患病率增高养老难题,满足老年人医康养一体化养老需求,浙江省于2020年底试点先行启动康养联合体建设,并提出全域推进康养体系建设,到2025年建成1000个康养联合体,形成覆盖全省的康养服务网络。
先试先行,创新创优。义乌市民政局坚持“高位统筹、多维联建、聚力发展”的思路,积极链接“需求侧”“供给侧”,集聚发挥高等院校专家、本土高级管理人才等优势资源作用,赋能推进康养体系建设。于2021年5月,创立上溪镇养老院为“浙江省康养联合体建设试点单位”。该院“95后”“浙江省百佳养老院院长”副院长陈智浩介绍,他们与北京大学等国内院校博士专家组成科研团队,先后创建老年特色认知症照护专区、博雅康复医院康养联合体、浙江省三级残疾人之家,近3年来每年提供康养服务老年人超200余人次,且预约人数还在增加。这一举措不仅在深耕老年人康养服务领域实践探索中积累丰富经验,也为《规范》制订打下基础。
据悉,《规范》将于6月11日起正式实施。《规范》的制订对“康复护士”等康养联合体服务人员进行了界定,填补了康养服务人员配备等行业标准空白,对基层各县市推开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提升康养联合体服务水平具有现实借鉴指导意义。(郦卓琦 丘斐远/文 义乌市民政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