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6/07 10:16:50
来源:潮新闻 

让大运河“文学之水”源远流长,“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永久落户杭州拱墅

字体:

  6月6日下午,首届“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杭州拱墅运河体育馆公园举行。

  据悉,“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永久落户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并计划每两年举办一届,每届选出全国优秀短篇报告文学5—8篇(部),同时举办颁奖典礼。

  茅盾曾说:“每一个时代产生了它的特性的文学样式,‘报告’是我们这一匆忙而多变化的时代所产生的特性的文学样式。”中国报告文学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从报章体的“轻骑兵”发展成蕴含广博、富有力度的文学重器,为踔厉奋发的大时代做着全景全息的深度报告。

  伴随着颇具拱墅特色的舞蹈《运河之风》、戏曲联唱《流淌的戏路》等节目,首届秋白报告文学奖和优秀作品奖揭晓。

  “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征集活动自开启以来,在文学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共征集到作品352篇,经专家评议组严格审核、多轮投票,最终评选出5篇获奖作品、5篇优秀作品。

  马淑琴的《改航》、王龙的《一位战斗英雄的传奇人生》、李玉梅的《流泪的索玛花》、沈洋的《白鹤滩上白鹤起》和袁瑰秋的《永远的莞香》荣获秋白报告文学奖。卜谷的《打歌的将军》、欧阳伟的《种子的魔力》、刘慧娟的《倾听花开的声音》、徐向林的《黄海森林》和丁一鹤的《绝对控制》获得优秀作品奖。

  在颁奖典礼前,秋白报告文学奖得主、作家嘉宾和出版社代表一起在小河直街、桥西历史街区、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进行了大运河文学精品创作活动,在大运河边畅谈报告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共话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大运河是流淌艺术基因的河流,是活在文人墨客笔下的河流。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作为京杭大运河最南端、杭州段核心展示区的拱墅区是大运河沿线区县(市)遗产保护最完整、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之一。活动现场举行了《运河谣》、《运河上的中国》、《诗行水上》三部文艺作品签约创作仪式,三部作品将以更丰富的内容、更生动的形式展示大运河沿岸丰富的世俗生活、丰硕的文艺成果。

  由拱墅区发起的大运河文学精品创作活动同步启动,旨在让全国更多优秀的作家们来到杭州、来到拱墅,感受大运河文脉的杭州韵味、拱墅气息,以如椽之笔描绘伟大时代、书写人民史诗,多维度摄照开阔丰富的时代生活,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将大运河文化传播到“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拱墅区政府不断深挖运河独有的人文优势,打造了一个个闻名中外的文化地标和文化活动,并成功入选省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省市城乡风貌样板区。从油库华丽蝶变的小河公园,到运河大剧院、武林之星博览中心等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大运河武林门风情街区、大兜路、小河直街、桥西直街、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义桥老街等特色街区更是串珠成链。流动的运河、文学的盛宴、延绵的文化、传承的遗产——大运河上交织的水脉、文脉乃至民族血脉,正在不断向前,不断流淌,古老的大运河正焕发时代新风貌。(记者 盛锐 通讯员 沈蒙 陆苏)

【责任编辑: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