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6/06 15:29:02
来源:法治网

“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伦理”论坛在杭州举办

字体:

  近日,“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伦理”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主办,浙江合众法律科技智能研究院协办,浙江泰杭律师事务所承办。来自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警察学院、浙大城市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与来自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杭州市互联网公证处、浙江省律师协会、香港和解中心、国际争议解决及风险管理协会、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的实务专家共计五十余人参加会议,共同研讨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伦理发展的前沿问题。

  本次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伦理”主题,就“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伦理”“人工智能时代法律职业的独立性”“人工智能时代法律职业伦理的回应”以及“人工智能在不同法律职业中的应用”等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探讨。

  本次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副所长白冰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王文英,浙江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冯坚,浙江合众法律科技智能研究院院长、浙江泰杭律师事务所主任汪政致开幕词。

  白冰首先欢迎了所有到场嘉宾,阐明召开本次论坛的目的在于对“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伦理”进行研讨,并介绍了本次论坛的议程。

  王文英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职业伦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与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创办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她表示,2024年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年,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不断和中国法治实践产生紧密联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法律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在人工智能语境下,研究法律职业伦理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冯坚认为,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可以提高法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也是关键问题。他强调,法律实践中保密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人工智能系统如何妥善处理敏感信息,防止数据泄露需要认真考虑。另外,人工智能可能会改变法律职业的工作模式和就业机构,需要思考如何保障法律从业者的权益和职业发展。对这些挑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职业准则和监管机制,确保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合理应用,维护法律职业伦理的核心价值。

  汪政介绍了泰杭律所二十年发展历程以及泰杭在律师事务所数智化建设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中科泰杭AI律师”(THGPT)法律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情况并表示未来泰杭将会持续推进法律人工智能创新,目前关于法律职业伦理、科技伦理及应用伦理学三个交叉学科之间需要加强研究,提炼法律科技伦理要素、原则、准则以及治理框架和评估体系。

  在论坛的第一单元,参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伦理”主旨展开演讲。由汪政担任主持人,由阿里巴巴技术总监、阿里巴巴通义实验室NLP应用算法团队负责人孙常龙,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主任、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进喜,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铭作主旨演讲。

  孙常龙以法律大模型的构建、评测和应用探索为主题,介绍阿里大模型的发展,重点讲述法律大模型体系的构建、评测和应用探索内容。他表示,通用大模型实际应用于法律行业中存在的知识更新、业务对齐、产品形态三大问题,而全面评估法律大模型和业务场景的深度结合效果,需要进一步构建法律大模型的评测方法和评估标准。法律大模型系统如何更好地在真实的场景里面提升效率,在法律上成为一个每个人的AI助手,应对法律问题,亟待解决。

  王进喜以“人工智能的能与不能:来自法律职业伦理的关切”为主题,讲述了法律生态系统的演化使律师面临竞争挑战。他认为,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更容易受到新技术、新的执业模式的影响。人工智能会对律师事务所的革命性影响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他强调,律师在使用人工智能时应当注重保密问题,并提供了律师职业伦理建设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讲述了律师执业伦理道德在新时代被赋予的新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胡铭以数字时代刑事辩护的变革为主题,从数字时代我国犯罪的变迁引入,提出数字犯罪增长背景下刑事辩护的挑战,包括新型犯罪所产生的技术性挑战,法律文件变化带来的规范性挑战,智慧司法改革带来的程序性挑战,数字社会发展对律所带来的业务性挑战。同时,他提出数字犯罪增长背景下刑事辩护的如何应对及数字时代刑事辩护制度的完善的相关问题。他认为,未来以来一个充满韧性和重塑的全新时代正在揭开序幕,要尊重过去,尊重司法规律,更好的研究前人的智慧。

  论坛的第二单元,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法律职业的独立性。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兵担任主持人,由浙江大学数字法治实验室执行主任魏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迎龙,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讲师黄城展开报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副教授任宇宁,浙江警察学院法律系讲师陶焜炜,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长青律师担任与谈人。

  论坛的第三单元,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法律职业伦理的回应。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宜担任主持人,由河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索站超,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副所长董林涛,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院长执行助理、助理教授张传玺展开报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程滔,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晓飞,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教师谢军担任与谈人。

  论坛的第四单元为圆桌研讨,主题为人工智能在不同法律职业中的应用。由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周蔚担任主持人,杭州互联网法院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郭彤,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吴真,杭州市互联网公证处主任徐小蔚,香港和解中心会长、内地—香港联合调解中心主席罗伟雄,浙江泰杭律师事务所主任汪政展开报告。

  经过四个单元的热烈讨论,论坛也接近尾声。本次论坛的闭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孟婕老师主持,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副所长白冰为论坛总结。

  白冰强调了人工智能时代给法律职业伦理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他从传统和现代,可能与限度,法律与科技三个层面延伸展开,总结回顾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他表示,本次论坛围绕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伦理展开了前沿话题的讨论,获得了许多真知灼见,为数字时代的法治变革提供了批判性思考。

【责任编辑: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