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湖州市人文建设促进会苏轼文化研究会”(简称“湖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揭牌成立。
“湖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作为湖州市文建会与湖州学院联合创建的苏轼文化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将通过市校合作的方式,凝聚以湖州学院为主体的高层次科研力量,突出抓好苏轼与湖州、苏轼文化与文旅发展、苏轼的湖州“朋友圈”、苏轼在湖州的文学艺术作品赏析等课题研究,并创办《爱山台》苏轼文化研究专刊,打造“苏轼在湖州”的文化品牌,助力全市“8+N”系列历史文化名人研究,持续提升湖州“宋韵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人文新湖州建设提供更多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曾6次来湖州,为湖州留下7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和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他在《湖州谢上表》中说,“风俗阜安,在东南号为无事,山水清远,本朝廷所以优贤”。湖州给他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印象,他在赴任途中写了《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与弟弟苏辙约定,“此去渐佳境,独游长惨神。待君诗百首,来写浙西春”。苏轼到任后,登山夸山,临水赞水,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屡次表示对湖州的喜爱之情,他在《答范纯夫》信中说“此间湖山信美”,答吕熙道则云“湖州江山风物,不类人间”。
湖州人民为了纪念苏轼,陆陆续续以他的名、诗命名山、堤、亭、台。据同治本《湖州府志》所载,就有怀苏亭、学士山、爱山台、爱山书院、六客堂、四贤堂等。湖州还将“尚爱此山看不足”提炼出“爱山”两字,以此珍惜和纪念他的足迹。(孙绪会/文 湖州市人文建设促进会/供图)
【责任编辑:韩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