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弄大糕、乌馒头、手鞠球、剪纸盘钮……近日,在浙江省余姚市农博会余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互动展区,1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一步是筛粉,将粉放入筛子后轻轻地左右前后筛筛筛……”在农博会1号展馆的梁弄大糕展位前,非遗传承人梅宇波正在为学生们介绍大糕的制作过程。在梅宇波的耐心演示和指导过程下,学生们认真完成筛粉、雕空、加馅、盖粉、加印、切糕、上蒸等步骤,一板板梁弄大糕做得有模有样。
“我吃过很多次的梁弄大糕,但动手制作还是第一次,看似简单的梁弄大糕,没想到有这么多个步骤,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学生钱增恩说。
除了非遗课堂,手鞠球、编织钩针、徐家糖坊、剪纸盘钮、陆埠豆酥糖等传统非遗项目也走进了农博会舞台,既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特色,又提升了商品文化内涵,让“非遗”文化变得更加亲民。
在众多非遗展位中非遗技艺手鞠球更是以其色彩艳丽的图案、幸福好运的寓意成了农博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手鞠球是蹴鞠的衍生品,它的形状都是以球体按照几何等份,古代的手鞠球内一般装上茶叶,放在枕边起到安神促眠的作用。过年的时候它既可以做成冰糖葫芦的形象,也可以做成其他的汤圆的形象,里面加入艾草、薰衣草、茉莉花等各种香料,所有加入的东西里有一样不能少,那就是稻谷,寓意护佑。”手工艺人楼佳林介绍,手鞠球目前在一些民宿景区、创意街等都很受欢迎,它也与创意手工体验、传统文化教学等结合在一起,技艺得以活化传承。(俞丽丹/图文)
【责任编辑: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