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着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探索儒学文化的“现代意义”,把传承发展南孔文化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赓续南孔文脉,推动南孔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璀璨明珠。
赓续南孔文脉,做好发掘传承文章
立足当地文化基因,衢州实施基因解码工程,累计梳理南孔文化元素154个,涉及3个主类、12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对20项南孔文化重点元素进行解码,形成了南孔文化基因解码报告、基因图谱等成果;编纂《孔氏南宗文献丛书》(48卷)《孔氏南宗志》等多部文化典籍,发表论文300余篇。
做好文脉挖掘与梳理工作的同时,衢州以打造精神标识为目标,提炼出“崇贤有礼、开放自信、创新争先”等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创新南孔清风、学子“三礼”、崇军“六礼”等实践载体,构建形成为政有礼、礼法共治、亲商有礼、文化有礼、生态有礼等“有礼”实践矩阵。
此外,衢州丰富文化活动,恢复南宗祭孔大典,并创造“当代人祭孔”新范式,打造南孔文化季品牌,实施浙皖闽赣四省边际《论语》大赛、祭孔祈福体验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南孔文化可观可感可体验。同时衢州创作一批文艺精品,音乐剧《南孔》、非遗类沉浸式演出《东南阙里》、信安湖夜游《儒梦衢州》等文艺作品,不断赋予南孔文化时代风采。
古城风貌提升是衢州近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文化修成“古城三修”工程,全面修葺孔氏南宗家庙,创建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区,实施文化历史街区风貌衔接工程等,建设总长280公里、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的“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修复古城山水风貌。
致力融合转化,做好赋能发展的文章
近年来,衢州推出“有礼指数”测评体系,开展“八个一”有礼行动。
如何把“有礼”融入社会治理?衢州创新礼法共治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将使用公勺公筷、机关部门拆墙透绿等纳入地方立法,将“有礼”纳入全市1589个行政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创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此外,衢州打造亲商有礼的营商环境,创设“亲清半月谈”等政企沟通机制,积极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把“有礼”融入高质量发展模式。比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近三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为32.2%,税收总额年均增速为10.7%;柯城区《“礼法融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获评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拓宽传播渠道,做好宣传推广的文章
衢州结合四省边际的区位优势,联合上饶、黄山、南平等周边城市,组建四省边际礼学院、四省边际“文明有礼”联盟,创建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和国际儒联南孔研修基地,打造研修阵地。
同时,衢州组织开展“南孔圣地•浙礼相聚”等国际人文交流活动,邀请各国外交官、青年汉学者等来衢研学考察,累计接待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南非、塔吉克斯坦等60多个国家150所孔子学院负责人330位。
在推动海外传播方面,衢州还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设立账号,开展《大哉孔子——全球先圣像云展示》全球征集等活动。今年以来,海外多家主流媒体先后整版报道南孔文化,总阅读量超1.2亿。(张泽/文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