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丽水经开区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和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招才引智和青年之城建设成效明显。
数据显示,目前丽水经开区人口总数相比2019年,从11.78万人增加到18.61万人,其中16至59岁的劳动力人口由6.9万增加到12.67万,占总人口比例超过了68%。从这些数据对比中不难看出,4年间,丽水经开区不仅人口集聚效应明显,且人口结构更趋年轻化,也显示出城市发展更具潜力和活力。
来自河南商丘的徐银建是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骨干,同时也是丽水经开区200多名商丘老乡的领路人。这些年来,不仅徐银建自己在丽水经开区安了家,而且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同村、邻村的乡亲纷纷来到丽水经开区寻找工作、谋求发展。
大姐徐玉真一家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徐玉真和丈夫凭手艺为多家餐饮店供应河南馒头,儿子、女儿分别在丽水经开区经营各自的店铺,一家人都成为了丽水“新市民”。
“每年春节往返丽水,大家都要包好几辆大巴车才坐得下!”徐银建说,现在商丘老乡们的足迹遍布丽水经开区制造企业、配套行业、第三产业等行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到了丽水经开区,“虹吸”效应凸显。数据显示,目前丽水经开区18.61万人口中,本地户籍人口只有3.72万余人,其余14.88万余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入人口,且几乎都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这也进一步优化了人口结构。目前,丽水经开区“80后”“90后”为代表的青壮年占劳动人口总量达65%。
人口大量聚集,折射出丽水经开区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加速蝶变。截至今年10月,丽水经开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2万余户,是2019年的2倍多。其中重点培育的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集群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四年来累计招引项目超过700个,总投资超过860亿元。
产业兴旺,也进一步增强了各类高新技术人才吸引力。据统计,四年来丽水经开区累计新引进高校毕业生2万余人,其中博士800余人、硕士1000余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400余人。
近年来,丽水经开区加大了教育领域的投入。在学前教育领域,托幼一体园等学前教育园达到了15个。同时建设十二年一贯制北师大丽水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华师大附属丽水学校等义务教育学校。
这段时间,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鲍丽萍跑了好几个楼盘,计划在丽水经开区买套房子。5年前,她和丈夫从贵州省一起来到丽水经开区工作,去年又把女儿从老家的学校转入华师大附属丽水学校。“准备买套房子,一家人安心地在这里工作、生活。”鲍丽萍说。
丽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学位数量明显增加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促使务工人员“举家迁入”。数据显示,近四年来丽水经开区16岁以下流动人口数量由9681人增长至15132人。更多来丽务工人员把子女留在丽水经开区上学,在丽水经开区购房定居。
同时,丽水技师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丽水经开区设立的半导体工匠学院、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学院等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很多在毕业后都留在丽水经开区就业或创业。
此外,丽水经开区先后建设了丽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江泰国际广场等重大城市项目。教育、医疗、现代服务、城市环境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增强了城市的“留人”能力。
“这里有了商业综合体,生活越来越便利;好学校、好医院纷纷落地,教育、医疗资源成了优势;七百秧公园的建设、水阁公园的改造,更让我们随时都能享受到好生态。”徐银建说,他和老乡们都很喜欢这里,认定丽水经开区是值得长期工作、生活的地方。(陈春/文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