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2/13 18:33:09
来源:余姚市委宣传部

传承非遗技术 浙江余姚新乡贤将骨木镶嵌手艺带回家乡

字体:

  “我想将家乡三七市镇的遗址文化与骨木镶嵌有个完美的结合,用非遗去诠释史前文化。”李永权是浙江省宁波市三七市镇人,19岁拜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甘金云,2017年返乡创业,33年来他学习和钻研骨木镶嵌非遗技术。如今,他的客户遍布全国多地。

  “这是牛骨,像这样将画有图案的纸贴在上面,再用钢丝锯按照形状锯出来,把它嵌入到木板里磨平,最后将鱼鳞等细节拉出来就好了。”李永权正在工厂内忙碌着,手上头上都沾满了木屑。

  李永权两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去到了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19岁那年无意间发现骨木镶嵌的家具色彩明亮、线型光滑、衔接无缝,做工相当精致,好看极了,于是就向父亲提出想要学习这项手艺。

  1990年,在父亲的支持下,李永权来到宁波工艺美术厂,拜师甘金云,并刻苦学习骨木镶嵌技术。“那年工厂接到了制作北京亚运会金币盒的任务,我也有幸参与其中。”

  做了三年学徒后,李永权又做了四年多的家具木工,技艺成熟后于江北开了一家仿古木制品厂。2015年遇厂房拆迁,他便开始决定回乡继续创业。“因为我们镇上有田螺山遗址和井头山遗址,我想试着将遗址文化与骨木镶嵌有个完美的结合,用非遗去诠释史前文化。”

  2017年余姚田螺山仿古木制品厂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成立,次年他被授予“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今年4月他又被评为余姚市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骨木镶嵌代表性传承人。“20多年来我也收了五个徒弟,他们现在也都自成一家,在余姚、慈溪等地开厂接业务。”

  李永权展示了许多新奇又精致的骨木镶嵌产品。“这个是黄杨木镶嵌的;那个是牛骨锯出来镶嵌的心经;这是文创产品,笔筒和镇尺;这个是用来展示的微型家具……”他介绍说,骨木镶嵌是宁波的民间手工艺瑰宝之一,最初技艺为木嵌,采用不同木片经切割、锯出形状后镶嵌进木料里而成,不同木料组合镶嵌的方式用作日常器具、家具、建筑的装饰。后来几经传承发展,镶嵌材料由木片逐渐拓展到骨片、象牙片、螺钿片等多种材料,色彩愈加丰富,形式愈加多样,古朴大气的镶嵌风格颇受市场欢迎。

  如今,李永权仍然在不断探索更加新颖的骨木镶嵌花样,不仅如此,受家乡遗址文化的影响,自己在创作时也会进一步研究史前文化,尝试制作出更具余姚特色的骨木镶嵌工艺品:“我回到家乡办厂,就是希望利用田螺山、井头山遗址里的文化特色,让这项非遗技术活起来,让更多人了解到骨木镶嵌。”(邱琼 王露艳/文 余姚市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韩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