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浙江省区域医疗中心,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按照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标准,从医护、患者、医院“三维共治”到“三方共赢”,走在了公立医院智慧化转型的前列。
智慧医疗,引领临床提质增效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0年推行电子病历系统,2021年在宁波市市率先上线CIS,打造一体化临床智慧应用和质控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CIS,建立门诊就诊、合理用药、日间手术等21个闭环管理流程,覆盖医疗全过程。
同时,医院借助大数据、智慧化综合分析疾病疑难复杂程度、运行效率、时间指数等关键值,将学科能力与成长性全面“可视化”,并通过差异指标溯源,“倒逼”学科、个人查找质量服务的短板,发起持续质量改进专题项目。
该院也一直在减负临床释放潜能,探索与CIS系统无缝集成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多因素综合辅助决策,将更多的临床经验与大数据深度整合,给出针对性辅助诊断、诊疗建议、合理性判断。2021年11月,医院成功通过互联互通成熟度五乙测评,成为宁波唯一一家通过该测评等级的医院。
智慧服务,打造全病程服务体系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还建设了贯通全病程的掌上融媒体智慧导医平台,整合线上线下21项诊疗服务,实现了就医流程“一掌通办”、就医信息“一掌查收”、就医需求“一掌解决”。
在服务内容上,医院推行就诊前交互式预问诊系统,实现候诊即就诊。推动检验结果互认,建立电子病历与共享健康档案。创新实施“一键复诊”发起功能,患者收到检验检查报告时可一键向初诊医生发起线上问诊。检查提醒、自助订餐、自助结算、病历查询等让患者更安心。
在资源布局上,医院建立了基于互联网医院的线上线下一体的MDT诊疗平台,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得到最全诊疗。全面推广远程医疗、“网约护理”、融媒体健康教育矩阵等,让老百姓直观感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触手可及。
智慧管理,构建系统性高阶管理架构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智慧管理作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推动“数据驱动决策”的多维管理模式落地生根。
医院搭建了数字孪生管理框架,开发基于移动端的BI门户,包含运营驾驶舱和六大分析主题,使“人人自助参与管理”渐成共识。以轻量化渲染、极简架构、三维可视化“一张图”的方式,围绕医院的综合态势、运营管理、智慧物流、电机管理等领域的检测,提供人机交互式管理服务,推动医院整体“智治”。
同时,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还打造了智慧物流调度平台,实现机器人智能下单、调度和运送。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8月上线以来,累计运送76252单,行驶里程14410公里,平均每单运送耗时15分钟,较人力运送平均节省一倍时间。
此外,医院还延伸数智管理细节,建立更灵活、占地面积更小的SPD智慧耗材屋,便捷临床库存管理工作;构建“四位一体”药房实现人员、药品库存的高度共享;引入无人化麻醉药房,使麻醉药品高效、安全、闭环使用;应用手术更衣系统,实现衣物的精细化管控。
打造智慧医院正在成为医院高水平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最强助力。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已连续3年全国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进入前百名,2023上半年,CMI指数位列全省1,综合CMI全省第4,27个病种位列全省前5。(戴栋宁/文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