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实施‘八八战略’ 赋能共富共美”定海区民俗大巡游活动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启幕,活动通过精品荟萃、彩车巡游的形式,全面呈现定海11个镇街的非遗、民俗文化,营造与民同乐、共富共享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赋能加力。
活动在舟山锣鼓声中开场,滚击、分击、排击、定桩跳击等演奏技法相融,激昂壮烈的锣鼓声响彻现场,带给观众极其丰富的视听享受。舟山锣鼓在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定海区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
巡游队伍从文化广场出发,经过解放东路,环城东路,沿港路,最后到达海滨公园。巡游主题花车融合古今,将东城门、状元阁、火炬、高铁、东海云廊、东海百里文廊等定海特色元素相串联,寓意劈波斩浪再奋楫,踔厉奋发谱新篇,向海图强,驶向美好未来。
舟山船拳、翁洲走书、布袋木偶戏、马灯舞、跳蚤舞、高跷、旱船、舟山锣鼓……十余个富有海岛特色的非遗表演依次上演,绽放海岛传统文化魅力,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对定海发展的希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喜悦。
近年来,定海区不断加强对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先后建成开放全市首个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定海生活民俗馆,以及非遗工坊“定海记忆工坊”,打造成集就业、研学、体验、展示、销售于一体的非遗保护“重要窗口”,推出“守艺人”课堂,开展非遗互动体验课,促进传承传播。
同时,定海区以“非遗+”的形式与旅游融合发展,通过非遗+项目体验、非遗+伴手礼、非遗+美食、非遗+演艺、非遗+节庆、非遗+乡村、非遗进校园等形式,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定海特色的非遗保护和旅游发展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定海螺钿瓷杯套装荣获“浙派好礼”文创产品评选大赛“艺术衍生主题类”金奖,成为定海非遗技艺与旅游商品的一次成功的统合创新;《螺钿镶嵌壁挂系列》和《螺钿漆器果盘》、《木质古帆船》分别入选第一批和第二批“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非遗“活态”推进传承,非遗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了1+1>2的效果。
目前,定海区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6个,其中舟山锣鼓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传承基地18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4个,每年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以及送戏下乡等活动100余场。(顾家颖/文 周斯振 史颜玮/视频 舟山市定海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