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3日,浙江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现场观摩会在浙江交通集团杭甬高速复线宁波一期项目现场举行。
近年来,我国坚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聚焦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浙江也明确提出要提升工业化和数字化水平,开展沥青路面质量提升行动,提升路面工程质量。
本次观摩会,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着重在沥青路面施工的专业化管理、标准化建造以及数字化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展示。作为宁波市第一个高速公路PPP试点项目,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深化数字赋能,通过整合提升现有沥青施工各装备及工序的物联网系统,借助现有的阳光系统平台、路面智联管控平台和浙路品质系统平台,建立了“智慧眼+智慧大脑”路面施工智联管控系统平台。
该平台能实时全面监控,并抓取沥青生产、试验检测、混合料生产、运输、智能摊铺碾压等核心环节的关键指标实时分析,对超标数据及时预警。同时,平台与浙江交通集团路面智联管控系统、浙路品质系统数据实时共享,实现全过程、全方面精准智控。
自平台运行以来,路面施工智联管控系统已累计产生数据257864条,预警20条,实现了施工、监理、指挥部、行业监管部门等各方对施工质量的动态掌握和管控。
现场观摩环节,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S5合同段沥青铺装施工现场,近距离感受了无人驾驶压路机集群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惯性导航和多传感融合等先进技术场景,全方位体验了项目有效集成提升现有设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这些技术的引入,初步实现了沥青路面铺装全过程工业化智造。
据悉,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是杭绍甬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浙江交通集团牵头投资建设,全长约55.475千米,工程按120公里/小时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建设,计划于2023年底建成。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缩短长三角南翼与上海、江苏等省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极大方便杭州湾沿线市民高速出行。截至目前,项目总体形象进度达97.51%。(杨海鹏 施蕾蕾 杨岳春/文 浙交建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