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7/07 15:52:54
来源:绍兴文旅

越享非遗,遇见千年绍兴

字体:

  7月6至9日,第十五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浙江省绍兴市举办。展会期间,各地方主题馆精彩纷呈,游人如织。

  绍兴作为主宾城市,素有“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的盛誉,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戏曲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着世代绍兴人民,也孕育出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馆”作为此次博览会“11+1”地方主题馆之一,设计突显绍兴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致,浓缩提炼全市非遗精华,以“越享非遗”为主题,从颂扬·越精神、传承·越生活和演绎·越风韵三大版块串珠成链。走进“绍兴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绍兴文旅推荐官“小师爷”的立偶,憨态可掬的“小师爷”指引着游客领略越地非遗魅力。馆内陈设了两只乌篷船,市级非遗传承人冯新昌向来往观赏者讲解展示乌篷船制作技艺;在演绎·越风韵板块,好戏连台听不停,4天时间里,绍兴地方戏曲越剧、莲花落、平湖调等将在馆内的小戏台相继展演,为戏迷搭建一个沉浸式戏曲聆听平台;此外,馆内还有免费的越红功夫茶、绍兴黄酒品鉴活动,越红博物馆的茶艺师在此执碗相候,烹茶对谈。漫步于“绍兴馆”中,可以充分体悟品味绍兴独特的自然山水之美、历史人文之美、江南风情之美、非遗多样之美。

  据介绍,“绍兴馆”贯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传承创新保护理念,集中呈现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嵊州竹编、越窑青瓷烧制作技艺、会稽铜镜制作技艺、绍兴传统木船制作技艺、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传统砖瓦制作技艺等,涵盖衣、食、住、行、娱五大领域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余项,依托绍兴乌篷船制作技艺、嵊州泥塑、嵊州骨木镶嵌、棕榈叶编结工艺、排花带织造技艺等现场技艺展示,全方位展现非遗与人民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共享绍兴非遗的保护成果,展现非遗承接传统、服务当下的生动实践,最大程度丰富观众的感官体验。借由徐文长故事、王羲之传说等民间文学项目和大禹祭典、绍兴舜王庙会等民俗项目的精美呈现,传承弘扬其中蕴含的越地精神。

  本次博览会的“绍兴馆”,除了精美的台前呈现,其背后的展览故事也韵味深长。不断向游客讲解乌篷船故事的冯新昌,从父亲手中接过这门手艺,如今从事乌篷船制作已有45年,目前冯新昌27岁的儿子也致力于乌篷船制作技艺的传承。他坦言,绍兴乌篷船非遗制作技艺的传承亟需更多人参与,本次参与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正是给了一个让广大游客朋友们看见绍兴特色乌篷船的绝佳机会。

  展会现场,不少游人都会在越红工夫茶的摊位驻足品鉴,越红博物馆馆长杨思班介绍时说,当前正以越红博物馆为基础,借助非遗客厅,将“产、学、研”三者充分有效融合,真正做到整合市域非遗资源,促进文旅交融、文旅消费,并表示,他们要把越红茶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越红茶文化,认识绍兴、爱上绍兴。

  绍兴市文化馆非遗传承保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绍兴馆”以颂扬越精神、传承越生活(衣、食、住、行、娱)和演绎越风韵三大版块为策展思路,展现绍兴人民的智慧创造和生活传承。“联系传承人借展品时,很多人的一句‘我有的,都可以借,你自己挑’令人感动。其中一位传承人把藏在大衣柜里的全手工精品都拿出来了。相信在绍兴非遗人的努力下,绍兴的非遗定能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赋美生活。”

  本届非遗博览会也是首次将举办地移至杭州市外,并在绍兴举办,充分体现了近年来绍兴非遗保护工作所取得的创新亮点和积极成效。截至目前,绍兴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1项计372子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4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65名,推动建设各级各类传承基地、保护载体等300余个。(孙萍 陈旭/文 绍兴文旅/供图)

【责任编辑:宋越】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