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宗静

争做改革弄潮儿 筑梦“未来城市”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精彩观点
1
何宗静
新华网:2020年是龙港的开局之年,作为一个新生城市,龙港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如何找准新定位,奋力开新局?
新华网:2020年是龙港的开局之年,作为一个新生城市,龙港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如何找准新定位,奋力开新局?
龙港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改革的一面旗帜,是浙江奋力建设“重要窗口”进程中的一张靓丽名片。从“镇”蝶变为“市”,龙港争做改革弄潮儿,着重从三个方面发力新开局:  
一是从历史使命的战略高度进行谋篇布局。作为新时代全国唯一的“镇改市”,龙港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关于加快建成“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基层治理样板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坚定扛起新型城镇化“探路者”的使命担当,谋划实施“一区五城”发展战略,有力有序推进大部制、基层治理、城乡一体化、全域整体智治等八个方面重点领域改革,先后获批2项国家级和5项省级改革试点,搭建起龙港改革的“四梁八柱”。  
二是从发挥优势的角度抢占未来发展高地。作为新生城市,龙港有机遇,也有挑战。从全局看,城镇化将成为内循环最重要的牵引力,为龙港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带来新机遇;从区域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四大建设”稳步推进,特别是温州正式列入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范围,给龙港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在首创之年、特殊时期,我们始终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充分发挥市场化建城的导向,让人才、资本等发展要素充分涌动起来,同时不断放大改革先发和民营经济的比较优势,落实落细“六稳”“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改革破题”跑出龙港“新速度”。2020年,龙港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率温州之先转负为正,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等4项指标增速排名温州全市第一。  
三是从关键着力点上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加快人口市民化。以“没有本地人外地人,来了都是龙港人”为导向,我们推出了龙港“2.0”版的户籍制度改革,实现“零门槛”落户;73个村完成了“村改社区”,21万村民就地转市民,努力让所有市民享受均等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加快产业高端化。产业兴则城市兴。我们坚持传统产业重塑和新兴产业培育并举,全面实施制造业“三百三新”行动和民营企业“龙腾计划”,获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温州高新区龙港分园等高能级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加快全域城市化。我们积极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高质量编制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联动改革,初步搭建起“一区两园六组团”的全域城市化空间布局,努力打造引领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城市”。
1
何宗静
新华网:产业是一座城市的支柱。面对“十四五”新征程,龙港下一步将如何做强产业,确保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产业是一座城市的支柱。面对“十四五”新征程,龙港下一步将如何做强产业,确保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龙港的立市之本。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几个小作坊到如今的8万户在册市场主体,从“饭菜票”“红皮证”等四小商品到拥有4张“国字号”金名片的百亿级产业集群……龙港缔造了产业发展壮大的传奇。迈入“十四五”的新征程,我们将大力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立好龙港经济行稳致远的铁柱钢梁。  
一是抓数字赋能。数字化是浙江的浓厚“底色”,也是龙港的城市“亮色”。我们将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聚力聚焦重点工业企业,全面铺开“百企智能化改造”“千企上云行动”,每年完成智能化技改项目100个以上,打造“无人车间”“未来工厂”10个,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技术优势、规模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打造“数字工厂”龙港样板。  
二是抓创新赋能。创新是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龙港的民营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我们将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大力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力争全社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0%。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引进各类大院名校合作,建设各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研究院以及研发中心,为企业创新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我们将全力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通过实施“龙城鲲鹏”计划、“龙城能匠”培育行动等,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为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抓平台赋能。平台能级决定发展能级。我们前段时间成功获批了省级经济开发区,落地了温州高新区龙港分园,极大提振了产业发展信心,一大批企业集聚园区抱团合作,实现了“1+1>2”的效应。今年我们将全力以赴做优做强省级经开区,实施法定机构公司化运营改革,做好“招大引强”文章,力争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不断提升产业集聚规模和质量,打造承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能级平台。
1
何宗静
新华网: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龙港如何补齐民生短板,如何满足老百姓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新期盼,提高龙港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华网: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龙港如何补齐民生短板,如何满足老百姓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新期盼,提高龙港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去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我们全面消除了农村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现象,提前完成“五排查五清零”任务,打赢了脱贫攻坚收官战。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率先推动全省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接下来,我们将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推动全民创业就业,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确保“十四五”末,全市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9万元、5万元,收入比缩小到1.8左右,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二是全力补齐民生短板。教育和医疗是龙港民生领域的主要短板,也是设市以后老百姓呼声最强烈的突出诉求。我们多方借势借力,推行集成改革,合力推动民生领域补短板。比如通过借力温州市教育局,实施“教共体”改革,引进温州中学与龙港中学开展一体化合作办学,与温州大学合办新城实验幼儿园。医疗方面,我们开工建设龙港市新人民医院,与温州附一医建立智联合作,短短一百天时间,就建成投用介入治疗中心、感染病区、新体检中心三大工程,手术量增长了72.3%,公共服务领域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是全面提升民生服务质量。所谓见微知著。我们不仅要办好民生“关键小事”,更要注重提升民生服务质量,把老百姓的口碑作为我们工作的导向。比如我们为了让老百姓办事更加便捷,特别打造了龙港政务客厅2.0版,集成了“最多跑一次”的审批中心和“最多跑一地”的矛调中心,让老百姓办事解忧“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只盖一枚章”。我们还建成投用“城市大脑”,推出了一批便民利民的智慧场景应用,比如各小区设立24小时不打烊的“智慧云药房”,一键直通达邻里的“智慧村社通”,深受老百姓点赞。
1
何宗静
新华网:“大部制、扁平化”是龙港改革的标志,在这样的常态下,龙港如何确保工作的高效率?
新华网:“大部制、扁平化”是龙港改革的标志,在这样的常态下,龙港如何确保工作的高效率?
确实,与其他同类的县(市、区)相比,我们的人员力量只有他们的40%,要保证工作高效率,除了我们的干部要发扬“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龙港精神之外,我们还要依托两方面的“力量”:  
一是社会的力量。人民城市人民建,我们融合社会各界智慧力量,合力打造县域“多元共治”的龙港模式。通过编制政府“职能转移清单”,引导全市380多家社会组织承接转移职能;面向全国招聘城市大脑建设首席信息师等一批政府高级雇员,为民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与8家温州市属国企开展合作,在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二是数字的力量。我们为社会治理装上数字“引擎”,实施县域“整体智治”改革,以5G网络率先覆盖为契机,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发上线城市大脑,智慧基层治理、智慧城管、应急一张图等一批场景化应用相继投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社会治理。  
(文案:吴佳蔚 徐景萱 编辑:戴益节)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