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在大山里长大,触目所及都是树木、树根,我对“根”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从小我就喜欢看树根,研究它,摆弄它,对我来说,根雕不仅是一种艺术,他更像我的伙伴,我的恋人,我的知心朋友。
根雕是美的,美在巧夺天工,美在文化传承,而创造一个美得“勾人心”的作品,对每个根雕艺术家都是考验。我们做根雕的要会“玩根”,整根雕刻经常会少些“灵魂”,反而越是残废、腐烂的树根,越是值得玩味。充分想象,因材施艺,用变废为宝的能力,赋予树根第二次生命,这样的根雕作品才是“活”的。
追求完美的艺术家们多是另类、执拗甚至疯狂的。有好的不用偏用残缺的,有机械不用偏要一点点用手工打磨,现在还有电脑设计,这更不能用,一定要用自己的想法创意。所以,在创作时,艺术家们可以一天不吃不喝,一周不和人说话,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但其实,只有这个时候,脑子才是清晰的,思维才是灵敏的,才是艺术家真正的样子。
艺术家还喜欢“自讨苦吃”,从来不求一帆风顺,反而生活或创作中的失败和痛苦,能激发灵感,打开创作的大门。所以很多顶尖的艺术作品,往往都诞生在艺术家最“痛苦”的时候。
艺术家更重要的是要有童心,有初心。现在社会节奏快,艺术家要自己慢下来,弃热闹,喜清净,和自然对话,和自己对话,保持清晰活跃的思路。我自己是比较排斥网络的,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更新又快,艺术家不应该被信息带着走,还是要沉浸在专业上,多学习传统文化,把自己“泡”在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保持创作的初心。
总之,艺术家要出好作品,就不能是个“凡人”。